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讨论] 武侠作品中的外国与外国武林高手纵横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8: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文字是从马伯庸的《欧罗巴英雄志》抄出来的:

       阿穆尔惊道:“天使通臂拳?她怎会……”他说到一半,看到加布里埃拉嬷嬷面露得色,心中大恨道:“竟着了这老东西的道儿!”
       当日圣母感孕,有告喜天使拍打羽翼,从天而降,告诉她处子受灵之事。后人为纪念这一圣事,遂有了一门拳法,名唤天使通臂拳。这拳法要旨在于双臂交相摆动,长袖若天使羽翼翻飞状,藉此鼓动内力,不必伤人便能钳制敌手行动,以显圣母慈悲,与马太福音中的“圣训止戈”类似,是贝居因会一门极精深的功夫。阿穆尔没料到艾瑟尔小小年纪,竟就已经修成了这门绝学,无怪嬷嬷胸有成竹。

□□□□□□

      个人的理解,《圣训》是穆罕默德的言行记录,也是对《古兰经》的阐释与补充。
      止戈实际有汉语的含义,所谓武为止戈;
      参考《后汉书·种拂传》:“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凶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

      武字可分拆为止戈,即“动武的本意是为了停止干戈,平息战事。”
      或者是“以战止战”的意涵?

       那么,修习天使通臂拳的本原目的,就是为了“以战止战”。
       这拳法要旨在于双臂交相摆动,长袖若天使羽翼翻飞状,藉此鼓动内力,不必伤人便能钳制敌手行动,以显圣母慈悲。

       首先,这种“以战止战”的描述,在古龙的小说中不断可以看到。
       例如,楚留香系列的《画眉鸟》,古龙写道:

       帅一帆道:“很好,拔出你的兵刃来动手吧!”
  楚留香道:“遵命。”
  短短两个字还未说完,他身形忽然冲天而起,掠到一株木叶未枯的大树上,采下了一条柔枝。
  帅一帆号称“摘星”,轻功之高,自可想像,但他见到楚留香这一跃之势,仍不禁为之耸然失色。
  只见楚留香将那段柔枝拗成五尺长短,枝头还留着三五片树叶,他横枝当胸,示礼道:“前辈请。”

□□□□□□

       楚留香以柔枝与昔年一剑动三山、力斩过天星的摘星羽士帅一帆比“剑”,正是“以战止战”,不想伤了帅一帆,也不想为帅一帆剑所伤。
       帅一帆看到柔枝,只能比剑招,不能比生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这种“长袖若天使羽翼翻飞状,藉此鼓动内力,”,令人想起古龙笔下,花满楼的武功。
       这是《陆小凤传奇》的文字:

      花满楼淡淡道:“不是我的功夫好,而是他差了些,云里神龙昔年的武功,如今最多已只不过剩下五成,莫非是受过很重的内伤?”
  苏少卿道:“好眼力,三年前他的确吃了霍总管一记劈空掌。”……
  苏少卿忽然道:“我也想请教花公子闻声辨位,流云飞袖的功夫,请!”

□□□□□□

       流云飞袖,以衣袖为武器,本是花满楼的武功之一。
       花满楼出手,保护人多,伤人少。
       这与《欧罗巴英雄志》“天使通臂拳”原意相通。

       在其他武侠小说,也描述了道家高手的武功“流云铁袖”、“湿束成棍”,取化柔为刚的含义。
       与《欧罗巴英雄志》“天使通臂拳”中的原理“藉此鼓动内力”,有近似之处,道家化柔为刚,需要内力或内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8: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的理解,《欧罗巴英雄志》“天使通臂拳”的“不必伤人便能钳制敌手行动,以显圣母慈悲”,
       与中原武功的不同就是,“天使通臂拳”的类似于中原武功的“点穴”原理,但又不同于“点穴”,是用“拳法”来实现的。
       “拳风”笼罩敌人全身,使得敌人无法行动。
       理解是起到类似于电流的电击——影响整个身体或半边身子,或者是电场的作用,才能“钳制敌手行动,以显圣母慈悲”——电场不让你作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解 于 2025-1-14 18:59 编辑
鲁速 发表于 2025-1-14 18:15
古龙写的傅红雪母子,涉及的魔教好像地点在天山一带,没有提到与摩尼教的联系,但没有深入研究,想听听别 ...

古龙在《九月鹰飞》中提到魔教多一些,魔教有四大天王。第一牒儿布(智慧),第二布达拉(孤峰),第三班察巴那(爱欲),第四多尔甲(权法)。
按照上官小仙的解释,“魔教中的四大天王,名字都很绝,一个叫‘牒儿布’,一个叫‘多尔甲’,一个叫‘布达拉’,一个叫‘班察巴那’。这都是古老的藏文。”
古龙写的魔教,以《九月鹰飞》为核心的内容却是与西藏有关,可能与西藏本土的宗教如苯教有关;或者魔教的根据地在西藏。因此与波斯可能没有太大关系。至少古龙写魔教没有提到摩尼教。
不知我这样理解有没有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2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解 发表于 2025-1-14 18:55
古龙在《九月鹰飞》中提到魔教多一些,魔教有四大天王。第一牒儿布(智慧),第二布达拉(孤峰),第三班 ...

发现《九月鹰飞》一个有趣的内容,古龙提到的魔教,是住在魔宫之中。武功之高,完胜中原,但不团结。
例如,卫天鹏点点头,道:“兵器谱上也不列魔教高手,但就连百晓生自己也不能不承认,若以杀人制胜的武功而论,魔教中至少有七个人可排名在兵器谱上的前二十人之内。”
兵器谱上的第十是东海玉箫,就是魔教四大天王的班察巴那(爱欲),的确是排在前二十人。


不团结就像韩贞说的:“魔教中人互相猜疑,自相残杀,魔宫中的高手,据说早已快死光了。”
卫天鹏道:“但是南海娘子千变万化,魔功秘技,绝不在魔教七大天王之下。”
不明白为什么有魔教七大天王,不是说魔教四大天王吗。怎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做了一个解释,四大天王和四大公主共是八大,南海娘子排第八,但本事未必比比前面七大要差,所以说绝不在魔教七大之下。
不知能不能自圆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2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5-1-14 18:26
没有从马伯庸的《欧罗巴英雄志》查到三个字的“天使拳”,但查到五个字的“天使通臂拳”,不知与您 ...

对,就是这个,我省略了通臂两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2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5-1-14 13:49
根据网页上“佛学大词典”的解释:“魔教是宋代地主阶级对明教之贬称。明教为当时农民起义经常利用 ...

个人愚见,武侠小说里的魔教,只有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的魔教才是特指明教,其他武侠小说作家笔下的魔教更像古代神怪小说里的邪魔外道,反派势力,一种符号化的形象而已;
而“笑傲江湖”里的日月神教,绝非明教后身,日月神教在连载版里叫做“朝阳神教”,即朝拜“红太阳”的“造神”之教,还有什么“泽”被苍生。“东”方不败,只要去看看六十年代制作的东方红这首歌的视频就知道金庸编造朝阳神教的灵感出处,影射六十年代中起到七十年代中后期的不可言说之事和某人非常明显,不宜多说,免得惹麻烦;不少人认为日月神教就是明教,这恰中金庸下怀,毕竟他非常乐意自己的作品在国内大卖,不愿意因为影射遭到封禁,我曾经下载连丽如改编的评书“鹿鼎记”音频来听,但发现韦小宝前往俄国和神龙教投靠俄国这部分全部被删除,连丽如也发现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2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速 发表于 2025-1-14 08:53
梁羽生的小说《冰魄寒光剑》中出现的外国是印度。书中有个那烂陀寺是真实存在的,属于现在的印度比哈尔邦。 ...

佛教中释迦牟尼被称为“大龙象”,梵文音译为“摩诃那加”,陆上的“那加”是指大象,水里的“那加”是指印度神话里的蛇神,也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被翻译为天龙八部之一的“龙”,有部武侠小说“毒眼龙”的灵感显然就出自佛经里的“德叉迦龙王”,又名“视毒龙王”,传说被这龙王看到就会中毒,金庸用两个小乘佛教常用的词汇“龙象”和“般若”编造出大乘密宗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其实把这功设定为来自南天竺的小乘佛教更合适些,不过金轮法王要被改成来自狮子国(斯里兰卡)的僧王了,大乘密教的护法神功名称都不用编,直接用密宗的“金刚萨埵羯磨印”就可以了,网上的“佛学大词典”只要输入“拳、掌、刀、剑”等字,就会出来一些可以直接当成武功名称的佛学词汇,在金庸创造出龙象般若功后,其他武侠小说作家纷纷效仿:梁羽生编出“龙象功”,还把龙象般若功和降龙十八掌糅合在一起,编出“降龙伏象功”;温瑞安编出“龙象般若禅功”,戊戟则编出“龙象伏魔神功”,还有现在网文写手编出“龙象镇狱功”、“龙象浮屠功”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23: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chruda1972先生观点关于摩尼教的世界观过于偏激而被视为异端的启发,专门查资料看看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思想如何极端。
       查到《The Chronology of the Ancient Nations》中关于摩尼被处死的记录。
       摩尼被捕后,波斯大法官问他:“你主张禁止婚姻,以促使世界的毁灭吗?”摩尼说:“是的。我们应当断绝子孙,使世界光明。”因此,波斯国王下令处死摩尼。
       摩尼内心深处竟然反对婚姻与生育,被处死不为过。
       但是,摩尼教传播教义时,难道也将反对婚姻与生育一起传播?

       没有查到,但查到摩尼教的典籍帕拉维文经典,其中称通奸为最大的犯罪,比盗窃和抢劫之罪更大。
       这只是摩尼教自己的观点。
       不过,于逻辑上而言,既然摩尼教的典籍称通奸为最大的犯罪,即是保护合法婚姻,推论是不反对结婚;因此,推论是摩尼教传播教义,没有公开发对婚姻与生育。

       私下呢?
       摩尼教的教义,纲领是“二宗三际说”,公开的说法:
       “二宗”指光明和黑暗,也即善和恶。这是两个彼此相邻,未有天地之时,光明王国占据着东、西、北三个方位的国度,最高神是明父(或称大明尊),此国充满光明,至善至美;黑暗王国占据南方,最高统治者是黑暗魔王。
      “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象征着三个阶段——初际阶段,光明、黑暗分开;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两者混斗;后际阶段,光明战胜黑暗。

      不过根据《释门正统.斥伪志》,私下对“二宗三际说”的解释比较异端,《释门正统.斥伪志》指出:“二宗者,谓男女不嫁娶,互持不语,病不服药,死则落葬等。”
      男女不嫁娶,社会如何延续?

       而按照《宋会要辑稿》其中所记述:
       “浙右有所谓道民,实吃菜事魔之流,而窃自讬于佛老,以掩物议……而以屏妻子、断荤酒为戒法……而以建寺庙修桥梁为功行。一乡一聚,各有魁宿。平居暇日,公为结集……千百为群,倏聚忽散,撰造事端”
       关键词为“以屏妻子、断荤酒为戒法”,屏妻子就是男不娶妻、不生育。
       断荤酒的推论是“吃菜事魔”之吃菜。

       读至此,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其中可能有误会之处,待再寻否定性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4-27 01:03 , Processed in 0.0348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