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鐧诲綍

鍙渶涓姝ワ紝蹇熷紑濮

[原创] 古龙电影重温_暨古龙小说中_美食(片段)的文化追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演《楚留香传奇之借尸还魂》薛笑人的黄小龙是列位熟悉的丁情。

         丁情也是武侠小说迷。从丁情出演古龙电影可看出,电影中的表演,也就是将古龙的小说的故事情节,本色表演出来,怎样读小说就怎样表演。

        但丁情在1980年之前,“他没有念过很多书”(古龙原话),可理解为读不到高年级,小学毕业?初中毕业?

        而是一个剑客,一个武功高强的剑客,需要“修养”,可与一个大书法家类比。
       出演薛笑人的,必须是一个有文化背景的演员,才可将对文化的理解,体现在“剑道”表演上。
       另外,一个运作多年的杀手组织首领,必定是智慧型的,例如《流星蝴蝶剑》的高老大。

      丁情再通过补习几年,或可达到,但是,从1979年《七巧凤凰碧玉刀》任武术指导认识古龙,
      到拍摄《楚留香传奇(楚留香借尸还魂)》任主要演员,只有几个月的间歇。
      你让丁情如何诠释 高深“剑道”和驾驭杀手组织的智慧?
      丁情又如何像韩国演员郑雨盛那样,完美控制、熟悉运作脸部肌肉,去表演一个装“傻子”的超级杀手薛宝宝?
      这不能怪丁情。

      在武侠网吧查询读者对丁情小说的评述,一片讥笑、讽刺之声,假如署名丁情,也就没那么多人看,
      但贴上“续写古龙小说”、甚至是“古龙、丁情合著”,必定不少人找书、买书阅读;
      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从丁情在古龙电影中的“本色”表演,不难理解丁情某些“古龙小说”的“续写”。

     正如古龙亲笔写的那样:   

     他没有念过很多书,可是最近他却写了一本书,写了最少有十一二遍,写了又改,抄了再写再改,有一天我甚至问他:
   “你那部《战争与和平》写好了没有?”

    未知论坛上,有多少坛友,能强忍着对大段抄写原著的不适感、能完整地读完丁情的《战争与和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电影《楚留香传奇之借尸还魂》不尽人意,毕竟票房尚优于后期电影《剑神一笑》,
       而且其中还有显示几千年历史的饮食文化镜头,当电影中展示鲈鱼宴镜头时,食客们不由露出会心一笑。

       松江鲈鱼名闻遐迩至少两千年历史,至少可上溯到三国时代。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有:
       少刻,庖人进鱼脍。慈曰:“脍必松江鲈鱼者方美,”操曰:“千里之隔,安能取之?”
       慈曰:“此亦何难取!”教把钓竿来,于堂下鱼池中钓之。顷刻钓出数十尾大鲈鱼,放在殿上。
       操曰:“吾池中原有此鱼。”
       慈曰:“大王何相欺耶?天下鲈鱼只两腮,惟松江鲈鱼有四腮:此可辨也。”
       众官视之,果是四腮。

       明确“惟松江鲈鱼有四腮”,古龙更具体到“松江秀野桥下”
       根据《太平广记》,其实不是真的有四个鱼鳃。
       而是松江鲈鱼的两鳃盖上多了一道较深的褶皱,外观好像四腮(鳃)。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更严格溯源在《后汉书.左慈传》。

        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
        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

        大概是左慈懂魔术,采用类似刘谦的技术,用障眼法“大变活鱼”。
        但这也是史书最早记载的松江鲈鱼——能入权倾天下的曹操法眼。

       晚清的同样权倾天下的李鸿章,爱吃清蒸的松江鲈鱼,还专门打造银耙子、银筷子、银镊子、银汤匙,
       发展到无松江鲈鱼不欢的程度,同僚加以外号“李鲈”。
       籍贯合肥的“李中堂”经常一边用银具系列吃鲈鱼,一边处理国事,由于晚清民不聊生,故有对联曰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不同于曹操和李鸿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曾经赋诗一首: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享受鲈鱼美味,当思捕捞渔民栉风沐雨的辛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仅范仲淹赋诗赞鲈鱼之美;著名书法家米芾,作《同官送鲈》(二首),
      表达了正在思食鲈鱼,恰好同事送来了鲈鱼,作者喜不自胜的心情。其中有:
    “𨁝跳金盘催脍手,西风正是忆鲈时。”

     在“诗鬼”李贺笔下: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饱尝鲈鱼美酒,醉眼中却现翠绿南山,真是“诗鬼”本色。

     唐朝诗人赵嘏作《长安晚秋》云:“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   
     全诗直译为:
     登高远望,但见凄清的云雾升腾而起,全城宫殿楼阁宛若漂浮于云雾之中,景象虽壮观却又凄迷,正如诗人内心的一片凄凉。
     夜空中尚残留着数点残星,尚可见到南归大雁,就在诗人抬头仰望看得出神时,忽然耳边传来了悠扬的长笛声,
     打破诗人的“灵魂出窍”,循声望去,依稀之中,彼处楼头,有人倚靠栏杆,吹奏着长笛,更增添心中的无穷愁思。
    (此句“长笛一声人倚楼”使得赵嘏增添一外号为“赵倚楼”)
     夜色渐逝,晨光益近。竹篱旁艳丽的菊花,半闭开半,优雅娴静,池塘中的红莲,忽脱去红衣,仅留下枯荷败叶,显得十分萧瑟。
     家乡的鲈鱼正美,不回去享用人间美味,反而留恋功名利禄,滞留于京城此是非之地,
     离当年国郧公钟仪为,仅仅一步之遥,自寻烦恼,何苦乃尔?!

   “赵倚楼”赵嘏以“鲈鱼正美”,反衬身陷名利场者之处境窘迫、无计可施。
      也留下“不如归去”的“规劝”常用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08: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伯虎当年曾经赋诗《松陵晚泊》:“
        晚泊松陵系短篷,埠头灯火集船丛。
        人行烟霭垂虹上,月出蒹葭漫水中。
        自古三江称禹迹,长涛五夜起秋风。
        鲈鱼味美村醪贱,放箸金盘不觉空。

        唐伯虎搭小船赴吴江,固然江景优美、上岸已夜,难得的是朋友以鲈鱼、村酒款待,美味当头,桌上菜肴一扫而空!

        清朝王士祯诗云:“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
        宋代梅尧臣作《送裴如晦宰吴江》云:
        吴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
        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
        炊粳调橙齑,饱食不为餮。
        月从洞庭来,光映寒湖凸。

        这首诗,引出一道苏州历史名菜——一菜八味的“金齑玉脍”。
        玉脍好猜,金齑应参考梅尧臣上述诗篇:做鲈脍招待友人时,应配以橘、橙与熟栗黄,
        取其金黄之色,以凸显“金齑”的色香味形。

        梅尧臣或读过《齐民要术》,其中记载:
      “橘皮多则不美,故加栗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
        结合一诗一文,金齑玉脍之“金”乃熟栗黄之“金”。
        结合鲈鱼之玉脍,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也!

        参考《大业拾遗记》、《隋唐嘉话》等文献,“金齑玉脍”之名,为隋炀帝所赋;
        话说隋炀帝巡幸江南、品尝此菜,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
        一声赞美脱口而出:“不愧为金齑玉脍!”
      《太平广记》有大量的饮食文字,其中对“金齑玉脍”的烹调也广为描述,特别指出:
       玉脍是以霜降(廿四节气)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齑料则可以不尽相同,唯需必用黄色。

       张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作《吴江》:“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春后银鱼与霜下鲈,是“太湖三宝”之二。
      (注:是一般的鲈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0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梅尧臣对“金齑”用料选取橘、橙与熟栗黄不同,
       美食家陆游对“金齑”的选料,是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也符合《太平广记》规定的黄色要求。

       陆游不仅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饮食专家。
       陆游从“经济学”角度,对鲈鱼的购买时机,都有研究。
       陆游曾经赋《买鱼》诗一首:“
       两京春荠论斤卖,江上鲈鱼不直钱。斫脍捣齑香满屋,雨窗唤起醉中眠。
    ”
       鲈鱼本来是要到了霜降后肉质才最为肥美。
       古人早有诗句“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描绘了霜降后鲈鱼的美味。
       秋末冬初,鲈鱼肉质不仅肥美细嫩,而且此体内积累的营养物也是最丰富的。
       春季四月鲈鱼产籽,身体瘦弱,本不是最好的食用季节,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时期的鲈鱼才价格便宜。

       任凭春雨轻敲纱窗,只要斫脍得当、捣齑有方,足于味香满屋,
       美酒在手,大快朵颐;酩酊而眠,人间美事!

      同样的鲈鱼,不同的配菜,也可吃出至高境界。陆游的《初冬绝句》云:“
      鲈肥菰脆调羹美,
      荞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
      倒缘乡味忆回乡。
    ”
      脆菰是脆嫩的茭白(菰),荞是荞麦;
      鲜美的鲈鱼羹,新制的荞麦饼,吃出了“乡味”,
      吃出了“无官一身轻”。

      当然梅尧臣还有鲈鱼诗称:“
      直须趁此筋力强,炊梗烹鲈加桂美。
      ”是另外一种吃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0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也有咏鲈鱼的诗词,因为前人撰文写过,不重复。
       仅仅指出,美食不仅有东坡肉,还有东坡鲈鱼。

       但不论陆游还是苏东坡,以鲈鱼宴论之,尚不如宋朝的杨万里,其《松江鲈鱼》云:
   “
       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
       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
       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秋风想见真风味,秪是春风已迥然。
   ”   
       杨万里指出对极品鲈鱼的最佳捕捞时机,丈量长短、体态肥瘦的最佳选择,
       甚至对极品鲈鱼的鳞片、鱼唇、斑纹,都有专家级的指引。
       杨万里在诗稿下自注:鲈鱼以七八寸为佳。
       令人想起倪匡对贝壳鉴赏与挑选的专家级指引——都是跨界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28 12:03 编辑

       古龙在楚留香系列《鬼恋侠情》写道:

    “掷杯山庄”在松江府城外,距离名闻天下的秀野桥还不到三里,

     每年冬至前后,楚留香几乎都要到这里来住几天,因为他也和季鹰先生张翰一样,秋风一起,就有了鱼鲈之思,
     因为天下惟有松扛秀野桥下所产的鲈才是四鳃的,而江湖中人谁都知道,
     “掷杯山庄”的主人左二爷除了掌法冠绝江南外,亲手烹调的鲈鱼脍更是妙绝天下。

       古龙此处的“季鹰先生张翰”之“鱼鲈之思”,貌似是汉语成语“莼鲈之思”,不知是古龙先生忘记了“莼”字,还是出版社把“莼鲈”误印刷为“鱼鲈”。
       有没有坛友看过古龙《鬼恋侠情》的某个版本,印刷为“莼鲈之思”?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齐王司马囧执政,张翰被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西晋末时局动荡,张翰以莼鲈之思为由,辞官还乡。
       最终,齐王司马冏在“八王之乱”中败退,可见张翰远见之明。

       可参见《晋书·文苑列传·张翰》原文: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之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但不少文章未提及张翰还作过《秋风歌》,歌咏:“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
       必须查《古诗纪》卷二才得之。

       后来由《晋书·文苑列传·张翰》,发展出一个汉语成语“莼鲈之思”,用于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菰菜是名菜,苏东坡在杭州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三云:“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
       上楼陆游诗也有“鲈肥菰脆调羹美”。
       但是莼羹呢?

       巧得很,另一帖记录《冷斋夜话》中诗人彭几“自言平生所恨有五”:“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曾经好奇“莼菜”为何能进入“五大恨”之一?
       现在至少可以知道:“莼鲈之思”就是莼羹、鲈鱼之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9 08: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教材称:
       莼菜,又名马粟、水葵、马蹄草等,被誉称为21世纪的生态水生蔬菜。以嫩茎和嫩叶供食用,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另一教材称:
       因莼菜附有透明胶质,作汤鲜美润滑,别具一格;兼有清热、解毒等保健功效,成为我国著名的珍贵菜香,至今西湖莼菜名闻中外。

    《诗经.鲁颂.泮水》记载鲁人曾采集茆为鲁僖公祝捷,
      其颂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茆就是先秦对莼菜的称呼。
      可见莼羹的历史,可上溯到先秦时期。

      杜甫的《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汉州时》:“
      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稀。
      阙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辉。
      豉化蓴丝熟,刀鸣鲙缕飞。
      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
    ”
      故莼菜又有蓴丝之称。
      宋代黄庭坚作《欲论旧业谁知者》,其中云:
    “时望青旗沽白酒,醉煮白鱼羹紫蓴。”
      因此莼菜还有紫蓴美称。

       同样,杨万里的《松江莼菜》,令人清楚松江既有鲈鱼又有莼菜,《松江莼菜》中的
      “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
       令莼菜再得“滑碧髯”美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0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文人墨客,言及鲈鱼时,多加上莼菜、莼羹。
       例如,唐代诗人李郢在浙江赴朋友的鲈鱼宴,后赋诗:
      “麦陇虚凉当水店,鲈鱼鲜美称莼羹。”

      陆游在《洞庭春色》写道:“人自定无可意,怎换玉鲈丝莼。”

      晚年的陆游所赋《南烹》诗云:
      十年流落忆南烹,
      初见鲈鱼眼自明;
      堪笑吾宗轻许可,
      坐 令羊酪潜莼羹。
  ”
      其中除了回顾张翰的“莼鲈之思”,还规劝人不要有地域之见(隔阂)。
      诗述晋时陆机拜见侍中大臣王武子时,王武子嘲笑南方无北方佳好之羊酪,
      陆机不甘示弱,回答道:(南方)“有千里莼羹,未下盐豉尔”。
      未下盐豉是给王武子一个面子(其为晋武帝之姐夫)。
      因为陆机与陆游同姓陆,故诗称“吾宗”。

      原文见《世说》: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有羊酪,问:“吴中何以敌此?”机曰:“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陆机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孙

      辛弃疾曾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有: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词虽是因登临游览而作,但他所借以表达的却不是流连光景之情,江南水乡的景色是如此令人神往,
     “季鹰先生张翰”之“莼鲈之思”,更令其遥望到故乡秀丽远山美水,但辛弃疾所想到的是祖国的半壁河山、北方的广柔土地,尚在金人统治集团的铁蹄之下。
    “莼鲈之思” 令辛弃疾激发出思乡之忧愁、报国无门之悲慨。

      宋代梅尧臣的《送裴如晦宰吴江》没有辛弃疾的“空悲切”,全文为: “
      吴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
      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
      炊粳调橙齑,饱食不为餮。
      月从洞庭来,光映寒湖凸。
      长桥坐虹背,衣湿霜未结。
      四顾无纤云,鱼跳明镜裂。
      谁能与子同,去若秋鹰掣。

   “去若秋鹰掣”中的“秋鹰”,依然是古龙《鬼恋侠情》中的“季鹰先生张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07: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鲈鱼与松江鲈鱼的区别,貌似是两鳃与四鳃的区别。古龙笔下,楚留香品尝的就是四鳃鲈鱼。
      正如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秋日》所云:“
      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
      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
    “细捣枨虀”指将姜、蒜、葱、韭等捣成碎末,“鲙鱼”指切割加工过的鱼。
    “除却松江到处无”——直陈四腮鲈仅产于松江的唯一性。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王恽,曾作诗云:
    “鲈鱼昔人贵,我行次吴江。秋风时已过,满意莼鲈香。”
      曾经官至翰林学士嘉议大夫的王恽,为了吃鲈鱼,还需专门跑到吴江。
      范成大诚不我欺!

      著名研究所的鱼类专家称,松江鲈鱼的学名为“鱼纲鲈形目杜父鱼亚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
      而大多数的其他鲈鱼,学名为“鱼纲鲈形目鳍科鲈属”。
      而国家招待超级贵宾,便要挑选前者。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亲自在菜单里加入了松江鲈鱼这道菜,便是此“鱼纲鲈形目杜父鱼亚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
      到了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时,也想品尝尼克松那道松江鲈鱼菜,
      据说当时一直找不到“杜父鱼亚目”的松江鲈鱼,只有“鳍科鲈属”,只好作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1-21 20:57 , Processed in 0.0434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