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连载] 还珠楼主往事Ⅲ:日伪秘狱.汉奸何图.沙滩红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4-11-25 08:01
从逻辑上,可以假定有个不出名而贪心的徐姓“出版商”,为了让还珠楼主把《蜀山剑侠传》的版权从 ...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1月23日,当时的南京政府正式公布《处理汉奸案件条例》,纳入“汉奸”范畴的共十款,其中第十条:
       敌伪管辖范围内之文化、金融、实业、自由职业、自治或社会团体人员,凭籍敌伪势力,侵害他人,经告诉或告发者。
       假如该书商为让还珠楼主把《蜀山剑侠传》的版权从励行书局让渡给其所在书局,劝说无效后,将还珠楼主害进日寇狱中。
  那么该书商行为就是“凭籍敌伪势力”,“告发”李寿民、“侵害他人”即李寿民,也可以归结为涉嫌汉奸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还珠楼主被日寇关入北大(沙滩)红楼的初始时间(及延续月份),有三种结果。
       第一种是权威研究文章得到的 “1940年11月10日左右被抓”,“1941年1月26(除夕)被释放”,与还珠楼主的著述连续性有冲突。
       第二种是根据《张君秋传》1942年1月开始,连续关押到当年3月或4月(由1月开始时间而决定);具体的考证方法,是通过还珠楼主初版再版小说的相应活动(如作者签字之类)被中断、通过小说在报纸的连载被中断的方法。第7楼、第13楼已经叙述,
     “被捕关押期间将伴随一集小说也没有初版(出版),尤其小说连载也中断”。

       第三种如前述及第22楼,入日寇狱初始时间,只能在1939年7月到1940年3月。
       如第33楼的民国报刊所言,张君秋于1939年12月13日为日寇所捕。假如在第一日遇到李寿民的话,且被灌水两次的话,那么还珠楼主已在其一段时间了。循着第二种考证的方法,同样会得到具体的日期,中间停止连载的80多日不能得到入狱80多日的推论,70多日是李寿民自述。但,打住。

       第33楼证据没有张君秋遇到李寿民的文字,不构成与《张君秋传》内容的冲突。
       第三种的时间,冻结在1939年7月到1940年3月区间。

     《张君秋传》是一本优秀的传记著作,社会口碑好。
       其中有不少素材以后还会采用,作为还珠楼主的后继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3楼证据更主要是用来考证还珠楼主的脱狱方式。
       注意第33楼上面文字,“君秋应演《二进宫》,乃由某方暂为保出,便得粉墨登台;演毕,仍行还押”。
       也因为只是临时自由,因此文章称其曾经泪水盈眶。

       日伪折磨了还珠楼主70多天,中间还有一次抄家,企图收集“通重庆”的证据,最终无法得逞。
       关于还珠楼主的脱狱方式,根据李寿民长子李观承的回忆,还珠楼主最后是“交保释放”。
       交保的“保”,可以是“保人”也可以是“保金”,当年孙经洵能否拿出一大笔“保金”尚难说。
       参考张君秋的模式,“某方暂为保出”是“保人”。
       为什么张君秋能暂为保出?因为张君秋要演戏,有许多人喜欢其戏。
       1939年12月9日民国报纸还有其节目预告,列名“厲蕙敏、张君秋、芙蓉草”等。
       而张君秋的被“保”方式比较特别,“保”出来演戏,演完再关回去。

       那么,推测还珠楼主的脱狱方式,是被“保”后监视居住,类似于定期报告行踪、不予离开北平、甚至没收“良民证”之类,也可能是街口有日寇哨兵把守。

       还珠楼主自述:“时受监视,备尝诱防之苦,幸终始坚持,勉全夙志”。
       注意其中的“时受监视”。
       类似于张君秋的“保”出来演戏,是因为张君秋要工作——有许多人喜欢其戏。
       而还珠楼主能离开红楼,被监视后在家居住,是因为李寿民要工作——有许多人喜欢看他写的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这种脱狱方式的推测,励力老板(包括参股励力的大股东,统称老板)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动员一切力量,将李寿民“保”出来写小说,而不是完全释放,这相对要容易一些,人在家里写小说,还在日寇监视之下,牢笼还是牢笼,只是更大一些。
       估计励力老板要请到“外援”,才能与“华北驻屯军军部”说上话。

      “华北驻屯军军部”何解?
       1937年,日寇侵占北平后,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今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成为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东院是以喜多为首的日本特务机关兴亚院。
     “华北驻屯军军部”就是“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的代称,系当时日寇在北平的指挥部,有权决定疑犯的去留。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华北驻屯军军部”曾经办公点.jpg

       图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华北驻屯军军部”曾经办公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键一点,是还珠楼主被抄了一次家,日寇找不到任何“重庆分子”的线索,李寿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一个小说读者多、很畅销的作家。

      “重庆分子”又何解?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11月17日,国防最高会议也决议: “为长期抵抗日军侵略,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办公。”
        1940年8月15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重庆为永久陪都。

        因此,“重庆分子”就是与陪都重庆有联系的人员,在日寇眼里就是埋藏在北平的“间谍”。日寇一直在侦查陪都重庆在北平的秘密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 .jpg    

        图  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

       从逻辑上推断,饱经患难、见多识广的孙经洵,肯定想尽办法,发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解救李寿民。
       但日寇抄家时,也审问了孙经洵,因此孙经洵的营救,要困难得多、曲折得多。

       关于被释放的原因,一直有多种说法。
       本帖此部分重点在于考证脱狱方式,进而细化,与其他说法没有明显冲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北大红楼,需要强调的是并不在现北京大学里面。北大红楼虽然被称为“北京大学第一院”,但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具体地址是现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现北京大学位于西郊的燕园地区),五四大街原名沙滩北街,所以有“沙滩(红楼)”的说法。
        其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故称“红楼”。

        沙滩北街,清宣统时称松公府夹道,因街内有松公府而得名。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操场大院并入,改称沙滩北街。据传,此地挖护城河时,流沙不止,后砌墙乃住,故得名沙滩。
       沙滩北街,北起嵩祝院,南止五四大街,西与东高房胡同、沙滩后街、中老胡同相通。全长331米,宽14米。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创办于1898年7月3日,为中国近代首所国立大学、首所“国批国办”大学;其创办人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皇帝。
       其创办之初也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928年6月20日,经当时的国民政府批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简称冀,旧京兆区20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北平、天津划归河北省。
       6月的河北省省会是天津,10月已定北平为河北省省会。
       根据1936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规定:国民政府为处理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政务便利起见,特设冀察政务委员会,综理各该省市一切政务。
       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由河北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兼任。
       1936年,还珠楼主的名字列于冀察政务委员会政务厅中。
       因此,还珠楼主由天津入北平,也可算在河北省(冀)的辖下,更严格是在冀察政务委员会管辖下。

      (1930年,阎锡山占领北京组建了新的国民政府,北京号为首都;河北省省会定为天津;)
       保定号称北平的南大门,保定的定名正是“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简称。
       1935年起,日寇总在天津附近犯事,为安全计, 6月起河北省会定在保定,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是保定,
       这一段,可解释“宋哲元移节保定”之说。   

       1936年冬季,还珠楼主与孙经洵居住在北平东单东观音寺胡同85号
       还珠楼主开始为宋哲元编书,对应居住地应就是北平东单。
       根据还珠楼主子女的回忆,因为家累,李寿民没有随宋哲元移节保定。
       但是,李寿民被日寇所关押前,与军界关系最近一段,就是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任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1-30 15:17 编辑

       还珠楼主全家在北平购买的房子,所在东单东观音寺胡同,因胡同里有一座观音寺而得名。
       房子的价值,显示还珠楼主由于小说畅销,当时经济的富裕程度。

       在从中国建筑年鉴以及近代建筑研究文献中,找到“北平东单东观音寺胡同”的历史资料。
       这一带的房子,结构类似,区别在于里面房子北面房子的间数、耳房的大小,但有标准的配置,有一间专门的厨房,南面有一间房子是厕所,与北房的主卧室略隔开,南面有自家的空地供小孩玩耍、晾衣服等。
       在民国30年代的北京,拥有一间独立的厕所,就是有钱人。
       参考民国回忆的“马桶”篇,民国时期中国城市人平均寿命低,有一个原因是卫生条件,包括“排污系统”落后带来的卫生问题。

       参考50年代的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的传记文献。
     “老北京平房很多,老四合院里人口密度非常大,茅坑浅,粪便常常溢出来,气味非常难闻”
       以民国北平为例,许多家公用的厕所,没有单独一户的厕所那么“守秩序”,类比于现在“集体过马路忽略红灯”,基本要等候每天专门的“掏粪工(时传祥的工友)”上门服务。
       居住条件差的,每家仅一房的,都在卧床旁边摆个“马桶”,北平冬天冷,房子堵得严严实实,“马桶”就在里面。卫生问题由此而来。

       而东单东观音寺的单独住户,不必自卧床旁边摆个“马桶”,即使晚上如厕,也就提个马灯,在自家的房子、自家的监督,卫生环境可以控制。
       因此,东单东观音寺一带的房子,价格贵就贵在这里。

        实际上,东单东观音寺一带,是晚清时期“正红旗”的属地。
        还珠楼主所住的东单东观音寺胡同85号的不远处邻居,正红旗的一处独家院子,有正房五间在北面,中间一间是客厅,另有独立的厨房、独立的厕所。

             东观音寺胡同 民国相片.jpg

       图  北京东单东观音寺胡同 民国相片

      上图是还珠楼主曾经住过的民国老房子参考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1-30 15:50 编辑

      东观音寺85号的房子,后来被孙经洵卖掉了,全家搬到“史家胡同东罗圈去住”(早期研究先行者的研究结果)
      但这些成果的用字有含混之处。东罗圈实际在干面胡同内,不在“史家胡同”内,但邻近“史家胡同”。

       根据满族作家赵书的回忆:“1937年,我家住在东城干面胡同内东罗圈6号,那是大胡同中的小胡同,曲曲弯弯,又十分窄小。”
       根据老建筑资料,史家胡同东段路南,有条十分不起眼的胡同——东罗圈胡同。它从北向南沟通史家胡同,长约360米。东罗圈胡同相当于嵌入于干面胡同中。
       因此严格而言,可能应称“邻近史家胡同且嵌入于干面胡同中”的东罗圈胡同。

       老建筑资料显示,东罗圈胡同后面,有一座送子观音庙,庙门前有百年古槐, 庙北院供奉关老爷、赤兔马。
       可见孙经洵后来搬到“东罗圈胡同”去住的地方,曲曲弯弯,又十分窄小。这样的环境,实际是比较嘈杂。胜在不容易找到。

       推测孙经洵搬到“东罗圈胡同”去住,是在还珠楼主1944年离开北平之后。
       李寿民一走,马上搬家,在“东罗圈胡同”的胡同迷宫中藏起来,逃避日寇的阴影。
       总算有关老爷庇护,孙经洵母子女平安。

      无法如“福履理路懿园”般,得到李寿民所住的东罗圈胡同准确的门牌号码,由于长约360米,推测号码不会超过20个。

             史家胡同、东罗圈胡同、干面胡同一带航拍图 .jpg

        图B1  史家胡同、东罗圈胡同、干面胡同一带航拍图

       日寇要从中找出孙经洵母子女的踪迹,比较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1-30 15:52 编辑

       按照老北京的回忆,东罗圈胡同的得名,是因为北口相跨较远的“东罗圈胡同”与“西罗圈胡同”,恰似自南向北叉开的两条腿,而这两条腿却是弯曲的,
       北京土语称之为“罗圈儿腿”,胡同因之得名。
       可以找到东罗圈胡同1962年到1969年期间的旧相片。

       在东罗圈胡同南口有一栋东西走向的单元式住宅楼——东罗圈胡同11号楼,门口挂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干面宿舍”牌子。干面是干面胡同的简略。

          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干面胡同宿舍”牌子的相片 .jpg

       图B2  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干面宿舍”牌子的相片

       金岳霖先生自1962年此楼落成搬进去后,都住在3号门的一套住宅内。
       金岳霖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林徽因夫妇共同的可敬朋友。
       金岳霖一生独身,幸有梁思成、林徽音之子梁从诫侍奉在侧,直到他1984年去世,成就一段人间佳话。

            _60年代的东罗圈胡同11号楼相片.jpg

        图B3  _60年代的东罗圈胡同11号楼相片

        图B3是图B2高楼的侧背图,图B3下面房子是东罗圈胡同民国期的低矮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2-4 16:13 , Processed in 0.036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