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连载] 郑证因往事:高产之谜. 携手白羽.纯正江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11: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21  何年开始可明确郑证因与白羽不再有实质性的合作?

      在§2,已经得到推断:白羽约于1937年10月到11月之间到天津。
      随后白羽创办了正华学校(小学)。郑证因曾称“我们(指与白羽)一面办着小学”,推断正华学校有郑证因的部分股份,或许郑证因还会到正华学校表演一下武术,或者指导体育课,但应该基本没实质介入校务。
      假如将郑证因与白羽的实质性合作限制为合作创作武侠小说,那么,最迟从两人不住在一起,便已经中断合作。
      1939年白羽又创办了正华学校出版部,最要是出版他自己的书籍,目的在于以出版部名义、旗帜鲜明地打击盗版白羽小说的行为。
      因此,白羽更加离不开天津了。没有任何资料显示白羽后期在北京置业或搬迁北京。
      而郑证因1945年已经在北京了。
      具体住址为北京外城宣武门外的西草厂街40号。
      由于郑证因于1944年在《民政报》、《华北商工》等数个北京的报纸发表连载,推测1944年已住在北京。

      至少在1944年,郑证因与白羽不再有实质性的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1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再通过西草厂街40号,分析郑证因当时的经济情况(因为有若干网页称其居住在天津、北京生活清贫暗示住宅也“近贫”)

       北京外城宣武门外的西草厂街,在1944年上下,已经差不多是北京的接近高尚住宅区,起码是中高档的住宅区;
       西草厂街在1944年上下的状况,以传统四合院为主,多数四合院为独院或联排合院结构,属于中高档住宅区。
       四合院建筑以木构为主,设计考究,例如分正房、厢房、庭院布局,环境幽静,通常配备独立庭院。
       该区域住户多为富裕家庭或文人学者,如西草厂街88号曾为京剧名家萧长华故居。
       萧长华是民国京剧丑角演员,传媒称其“1922年始搭承华社,与梅兰芳合作断续达三十年之久。”
       也曾经报道:“1939年,京剧振兴会主办了一次‘丑角大会’,当晚共有五出丑戏登台,前四出分别由曹二庚、叶盛章、贾世珍等丑行名家献艺,而第五出大轴则由62岁的萧长华出演《荡糊船》,可见他在丑行的首席位置。”

       既然郑证因有萧长华这样的邻居,可见当时的经济情况理想,很难理解为何有网页认为“郑证因在北京过着清贫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08: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郑证因的《鹰爪王》仅在《三六九画报》《一四七画报》连载吗?

      郑证因的《鹰爪王》是否仅在《三六九画报》《一四七画报》连载呢?
     《三六九画报》《一四七画报》是最早连载《鹰爪王》、并且接力后完整刊出的杂志,但不是唯二的连载杂志。

      实际上, 1946 年的《二五八画报》复刊号第1卷 第1期,也连载《鹰爪王》;
      还有北平的《南北》杂志,1946 年也连载了《鹰爪王》。

      真是有其他民国期刊的重复连载,一旦《三六九画报》《一四七画报》某些字迹模糊时,可以对照得到正确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0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时代生活》,从第1卷第1期开始,连载《鹰爪王》,但杂志标识为“鷹爪王:續集(一)”,到第1卷第3期标识为“鷹爪王:續集(三)”。
       第1卷第4到第6期中间停了一次连载,第1卷第7期、第10期分辨标识为“鷹爪王:續集(六)”、“鷹爪王:續集(九)”。
       由于标识了鷹爪王:續集,而鹰爪王系列确实有《续鹰爪王》的书名,是否《时代生活》连载了《续鹰爪王》呢?
       第1卷第7期比较清晰,上面有人物韦天佑,但在《续鹰爪王》查不到韦天佑。
       反而在《鹰爪王》查到韦天佑:

       这四位香主一看,哦了声道:这是哪个敢这样大胆,这么任意胡为!不是欺人,直要我们十二连环坞整个威名付与流水,这倒得察问察问。说话的是福寿堂监堂香主韦天佑。
此人在江湖道上全称他为铁指金丸韦天佑,手底下真有惊人的本领,手指上有铁琵琶的绝技,只要被他右掌的四指划上,皮肉不破,就能骨断筋折。十几粒铜弹丸铁指打出,向无虚发。

       这是《鹰爪王》“第一百二十六回箭打连环矮金刚小试擒龙手”中的故事,可见《时代生活》也是连载《鹰爪王》的报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0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证因在《三六九画报》第34卷、35卷曾经对《鹰爪王》的发表做了历史回顾,含有辩白部分“鹰爪王”的内容发表于署名“白羽”的小说中,其实是他的创作并没有抄袭白羽之意。
      尤其是讲到“民二十八”《鹰爪王》在津门两种报纸披露了,全是昙花一现,报纸先后停刊”。
      因此,还有1939年天津的“两种报纸”刊载了部分内容。
      但郑证因没有披露是哪“两种报纸”。
      1939年天津比较著名的报纸有《新天津晚报》、《新天津报》,但与“全是昙花一现,报纸先后停刊”不太吻合。
      由于《新中华报》是1939年明确在天津发现的报纸,而又于1941年停刊,因此不排除《鹰爪王》在《新中华报》披露。
     《京津泰晤士报》也是1939年明确在天津发现的报纸,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天津英租界而被迫停刊。
      因此也不排除《鹰爪王》在《京津泰晤士报》披露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07: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23  郑证因的“太白奇女系列”到底是多少本书?

       郑证因的“太白奇女系列”,第一本是《太白奇女》,第二、三、四本分别是《秦岭风云》、《小天台》、《铁指翁》,均由汇文书店出版。
      第五本原名为《通天岛》,后来郑证因专门作了说明:
      “上集《铁指翁》终篇时,本拟续集定名为《通天岛》,而全篇事迹发展,西江四恶在月牙弯与一般风尘异人互较身手,阴助黑妖狐脱身为极紧张之阶段,不宜潦草写出,故未能叙至通天岛,可只易名为《黑妖狐》。”

       目录即使是海外保存郑证因民国原著的武侠书友,也多认为“太白奇女系列”就是五本。
       五本应该是汇文书店出版的五本书,最后一本是《黑妖狐》。

       但是,郑证因明明说本拟续集定名为《通天岛》,言下之意,《黑妖狐》之后就是《通天岛》。
       但《通天岛》在哪里?
       郑证因的书,有一些未在书友受中出现,也未见报道。但不能认为没有出版过。
       只是未现身!
       可以认为“太白奇女系列”第六本就是《通天岛》。

       不过《通天岛》不是最后系列最后一本。
        按照郑证因的原话:“避免文不对题,《黑妖狐》之续集为《通天岛》、《乌江除暴》全篇完整结束。”

        因此,正确答案是,在郑证因的原创作计划中,“太白奇女系列”共有7本书;
        第六、第七本分别为《通天岛》、《乌江除暴》;且《乌江除暴》是“太白奇女系列”最后一本书。不会有更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31 0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24  通俗小说专家张赣生整理的郑证因书目是否漏了书?

       民国通俗小说张赣生,曾经列举了郑证因的书目,弥补了当时漏列的郑证因作品,例如《火中莲》,因为天虚我生也有同名小说,容易搞混。
       但张赣生整理的郑证因的书目,也无法覆盖所有。
       1951年4月,正华初版了郑证因的《太极手》正集,正华是同家人不会搞错。
       1951~1952年之间,香港励力出版社《太极手》初版续集,但业界有所存疑。

      《太极手》正集,未被张赣生整理的郑证因的书目覆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31 0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手》正集共四章回。目录如下:

       第一章  遇怪骑猿猴飞弹示警
       第二章  辽东盗黑夜纵火觅衅
       第三章  太极手仗义种祸根
       第四章  劫镖车夜走荒山

       其中“示警”、“仗义”、“夜走”、“荒山”等都是郑证因标题经常用的,而辽东、太极手也出现在多部小说中。对正华不容怀疑。

       因此,业界对《太极手》正集不存疑。对《太极手》续集的怀疑,包含对当时是否还能为香港的出版社写稿、出书的质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09: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豪侠》也未被张赣生整理的郑证因的书目覆盖,但其原因可能是业界对该书是否为郑证因原著有争议。
     《塞外豪侠》1949年9月由广艺书局初版全2册。
       后来文史出版社认为其为原著,予以再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09: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议主要是《塞外豪侠》虽然仍然冠名技击长篇小说,但欠缺了郑证因以往见长的色彩。
       例如,“第一章  庆寿筵开会群雄风波平地起”中描写兵器有:
      “镖行喜武,不同常人,堂前檐下,安设兵刃架子,上边插满长枪大戟、单刀、双剑,有缨的鲜红似火,有刀的光明如月。”
       形容词多,实体名少,外行的都能这样写。又如描写打斗,有:

       这时不知贾世兴向老镖头说甚言语,猛可的听得丁旺大吼一声,恰如嘴边打一个暴雷。道兴看寿堂上已不是方才雍容华贵光景,只听许多人解劝,并丁旺叫骂。道兴想要近前去劝,蓦地见丁旺攘臂一呼,众人披靡。只见他,跑到堂下兵刃架上绰一杆大枪,抡一个花头,叫道:“小三子,今天宰了你!”说时闯进寿堂,掣枪东张西望,大有灭此朝之概。丁标早骇得抖作一团,丁林两个不知好歹,向前一人拉一只臂膊,只叫爹,别生气。不提防,乃父年虽老,气力未衰,两膀略一着力,肩胛向后一努,两个不谋而合,一齐倒在地上。

□□□□□□

       没有招式,没有江湖搏斗技巧的交代,只有形容词“恰如嘴边打一个暴雷。”、“攘臂一呼,众人披靡”。

       是郑证因江郎才尽吗?
       不是,其1950、1951年还有精品。
       是郑证因口授、叫人创作吗?
       郑证因口授都有许多细节。
       但是,还不能断言不是郑证因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7-2 09:56 , Processed in 0.0459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