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连载] 《The Chinese Gold Murders (黄金断案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8: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闯公堂曹英叙述几处“狼吻” 问细节狄公辨识多重案情

  且说堂下看审的百姓顿时一阵哗然,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望着大堂上的女子,议论鼎沸,狄公也咨嗟不已“肃静!肃静!”狄公连连敲着惊堂木。

  堂下顿时鸦雀无声,一个个竖直耳朵,伸长脖颈静听狄公问话。
  “原来是顾夫人。你丈夫来衙门申报你失踪了,如今又蓦地出现,难怪众人诧异。你且将十四日与令胞弟曹文在官道口分手后的际遇,细说一遍。”

  曹英两颊绯红,犹豫了半晌,便开了口。
  “那一日与兄弟在官道口分手后,正遇上县衙里的范二爷和他的仆从。他的田庄与我娘家是近邻,故旧时相识。范二爷说他也是回城里来,正可陪我一阵。奴家怕那小菩提寺有鬼,一时糊涂贸然答允。
      “行到范二爷田庄前,他支开仆从去与佃户裴九催帐,将奴家骗至一栋茅屋内,百般轻薄,又许愿将奴家带去登州。奴家不从,他便恣暴,奴家力弱,终被这禽兽玷污了。
      “奴家哭得死去活来,他则用刀威逼我与他同宿田庄。奴家无奈,只得佯应了,只等半夜他睡熟时乘机逃脱。
      “半夜,范仲他刚睡着,奴家偷偷爬起正想下床来,忽见窗口跳入一个黑影,朝床前扑来。奴家惊恐万分,闭上了眼睛。只听得一声惨叫,范仲的脖颈被剁断了下来,鲜血溅了奴家一面。
      “那黑影冲我叱道:‘你这反复无常不要脸的小淫妇,也吃我一刀,解我心头之恨。’奴家吓得缩起了脖根,又听得‘咔嚓’一声只觉脖根一阵冰凉,便不省人事了。

  “奴家醒来时,已躺在一辆木轮车上,旁边躺着范仲的尸身,我们两个满身是血。夜风吹来,阴森凄凉,奴家只疑心是到了阴曹地界。正胡思乱想间,那木轮车猛的一侧,奴家与范仲的尸身被翻倒在地上。那凶汉用树枝乱叶将我们复盖了,便悄悄离去。
      “等那凶汉走远了,我挣扎着爬起,见是一处桑树林,四面全无人迹。一摸脖根,撕裂般疼痛,但头颅尚可转动,乃知只伤了点皮血,没断性命。正待寻路口去,远远见一和尚摇摆走来,奴家躲闪不及,那和尚眼尖,过来一把揪住我,龇笑道:‘你这蹄子荒郊半夜袒胸露乳的,可是专等着我来。’
      “奴家大声呼救,那和尚一手捂了我嘴正欲施暴,忽听得桑树后问出一条汉子,叱道:‘大胆贼秃,竟敢半夜劫持良家女子!’和尚一听,疑是鬼神追随,吓得兀然颓倒,身子抽动了几下,便昏死过去。”
  狄公连连点头,吩咐递上茶水与曹英。曹英推过。

  “曹英小姐,来人可是卜凯?”狄公忍不住插上话头。
  “来人正是卜凯先生。老爷,恕奴家妄言,卜凯先生端的是个正人君子。他非但不欺侮于我,而且护送我出了桑林,他见奴家内衣单薄,便剥下那和尚袈裟来与我披了,又说和尚心口冰冷,恐是死了,遂亲手埋了那两具死尸,问长问短,百般宽慰。
      “他说单身女子半夜行路不便,便领我去了荷香行院。亲手交纳鸨母十两银子,要她替我买办饰物,梳妆穿扮,佯称是他纳的小,只等风波平静,再将我领出送回夫家。
      “如今听说衙门布告要捉拿卜凯,道他犯了王法。依奴家看来,卜先生不象是犯法的歹人,倒有点是做官人的气象。奴家这里句句是实,望老爷看了奴家薄面,详察就里,千万莫冤屈了无辜。”  

       狄公听罢曹英这一番叙述,果然句句中款,条条落实,料来不是胡编虚供。乃判曹英放归夫家,着顾孟平当堂领回。曹英又叩头再三谢恩。
       ——顾孟平肚中怨忿,又不敢拂逆狄公意旨,只得自认晦气,上堂来谢恩将曹英领回不提。
      未知后事如何,且俟下章续述。
——————
注:英文原版原书此章有插图,唯恐与现行文化风俗相悖不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智者千虑狄公疑卜凯 昭然若揭法器藏黄金

       且说退堂后狄公独自一个坐在书斋中啜茶,肚中不免又转思起那宗黄金走私案子来。显然,这里蓬莱县潜藏着一个走私团伙,而卜凯可能便是首魁——他是理财的圣手,于这腌臜营生,不是首魁也是要犯
       ——罪犯们将黄金偷偷从海外运进,瞒过边关,再偷运到各州道去散售,谋获巨利。
       他们的手法或许正是将黄金铸成细条嵌入禅杖的长柄里,偷带上岸——边关的守卒对和尚的法器从来不多盘查,故正好做此手脚。

  想到此,狄公传命乔泰、马荣分别去霓虹桥下顾孟平的花船和小菩提寺后殿神龛将两处的禅杖,全数取回衙门细查。
  乔泰、马荣走后,狄公又思索起王县令被暗害一案。——谋害王县令的动机至今不明,偷放毒药的漆匠究竟受何人指派?他的书札信函为何到了京师竟不翼而飞?而这里他的宅邸又不留下片字只语,那册侥幸发现的簿册,除了卜凯,也没人可能参破。

  狄公反复猜掇,忽然想到会不会王县令遇害与眼下的黄金走私有关联?或许是王县令勘破了他们的阴谋,记录下他们的罪迹,故招惹忌恨,以至被暗算身死。
      白云寺的慧本极可能卷入这椿罪行,铜怫龛的石梁前倘稍一不慎,自己岂不同样步了王县令后尘?又有谁会疑心这中间藏匿有罪恶的阴谋。这阴谋与毒死王县令的阴谋有一点神合
      ——让你自己去死,杀人者洗净了手,站干岸儿冷觑。
      ——那么,除了白云寺的慧本,同伙的要犯还会有谁?顾孟平也可疑,金昌是走私黄金的重犯,那条夹带禅杖的花船正是他委托金昌经营的,他难道是真的一点不知情?
      ——这时他忽的记忆起叶守本禀告海上可疑的迹象来,心中似乎又明亮不少。——倘顾孟平果是参与犯罪,那个曹鹤仙也必然牵入。
       他一个宿学老儒,一向崇孔孟排佛老,却非要将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而虔诚礼佛的残瘸老人,岂不可疑?
       想着想着困倦已极,不禁伏在书案上睡着了。

       狄公恍恍然醒来时,洪亮、乔泰、马荣已在旁边等候半日了。乔泰、马荣禀,经查检,所有禅杖的长柄皆是中空的,但并不见着有黄金藏匿。花船上的五个船工并那老鸨已押入大牢收拘。
       卜凯至今尚不见影踪,他们已派人去“陶朱居”监伺守候。。

  狄公沉吟良久,口中念着:“卜凯,卜凯。”
  洪参军道;“老爷,适才巡官来报,吴山已在南码头马市被捉住,我已命南门守卒迅即解来县衙。”
  狄公点点头,道:“对了,洪亮,你此刻即去放了裴九父女,将叶守本叶先生也放了,并致歉意。告诉他等案子结束,我将亲自去他宅府拜访。”
  洪亮遵嘱,刚要出去书斋,又回头说道:“老爷半夜还要去白云寺参加铜佛启行庆典哩,此刻乘早好好休歇一下吧。”

  狄公眼睛忽的一亮,胸中豁然洞明,自言自语道:“莫非机关正在这里?破案就在今夜。”
      未知后事如何,且俟下章续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11: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章 明镜高悬狄仁杰断案呈实据 借佛销金白云寺盛典掩罪愆

      东门外日落时分起,便亮出一片灯火。
      且说百姓早就听说白云寺要举行铜佛启行庆典,一时万人空巷,恰如潮水般涌出东门,来白云寺观看盛典。

  近午夜时白云寺外已围得密匝匝水泄不通,百姓手上提着各种灯彩,汇成一片波涛翻滚的灯海,天上的星月反倒相映失色。
  一阵铜锣响,两边八名衙役雁行而出,手持火棍开道,百姓纷纷让出一条路来。狄公官轿卤簿仪从拥簇,浩浩荡荡到了白云寺山门,慧本率众僧早在山门口恭候。

      山门大开,天王殿内巨烛高烧,香烟氤氲,幢幡宝盖层叠,钟磐佛号连绵。几十名身披猩红袈裟的老僧八字排列到大雄殿下,各持法器引吭唱吹。
      大雄殿下早搭起一座高台,高台四周围了一圈烛火,正中巨幅黄绫遮盖了一尊坐佛。佛座莲花下扎了四排木杠,三十六名年轻寺僧袒露一条胳膊,恭立高台两边。
      高台前端正坐了大施主顾孟平,旁边空着一个座位,后面黑黝黝几排施主。
      狄公由慧本引导来到大雄殿前的高台下,顾孟平忙站起长揖施礼,众施主也一齐揖拜,拥狄公在顾孟平右首坐了。

  两边众增又击起钟磐,敲动木鱼,高唱经诵。慧本一手持麈尾,一手持大觚,步上高台绕坐佛一周,一边将大觚内法水泼洒。随即下来高台将大觚传于狄公,请狄公首礼。狄公恭敬接过大觚向坐佛行礼,又将觚内法水尽洒在莲花座下。

  慧本接过大觚递于侍僧.传命大佛启动,一面闭目捻珠,口中念念有词。
  两边三十六名轿手一声答应正要抬起铜佛,狄公已步上高台,示意众人肃静,他有话说。
  “今夜无量寿佛启行,移座东都白马寺,恭逢隆盛庆典,本县特来志贺。但本县闻报,铜佛铸作时选料未精,火候有欠,故多疵暇,杂驳无光。本县为维护白云寺暨蓬莱县声誉计,传命匠工复验,惟祈补救,以兔佛面有玷,贻笑天下。”

  众人一个个惊愕得面面相觑。
  乔泰、马荣跳上高台,用手掀揭去那幅覆盖坐佛的黄绫。佛像暴露,顿时发射出黄澄澄夺目的金光。
  衙役两边已护定高台,被拦在天王殿下的众百姓如决堤洪水一般涌到了大雄殿前。

      马荣挽袖,挥剑朝佛耳猛地砍削,只听得铿然一声,宝剑折断了利刃,撒落下几丝屑末来。马荣撇了宝剑,捂住震得剧痛的虎口。乔泰从地上捡起那几星屑末交于狄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11: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狄公高声宣道:“这尊无量寿佛不是生铜铸的,而是用黄金铸成的。这帮胆大包天的罪犯竟利用这种手段走私黄金,妄图谋取巨额不义之财。本县传命将僧慧本、顾孟平、曹鹤仙等人一并拘押,静候审理。
  “他们一伙从海外偷运黄金入境,办法是将黄金细条装嵌在禅杖的空心长柄里。由顾孟平的船运来,先藏在西门外小菩提寺后殿的神龛下,最后聚集于白云寺由慧本监督融化,铸成这尊无量寿佛。借坐佛移座东都白马寺之名,行偷运贩售之实。

  “顾孟平是这伙罪犯的首魁,他不仅在蓬莱伙同慧本组织了一个严密的走私网,而且还阴谋毒死前任县令王立德!”
  顾孟平颓倒地上,口喊冤枉:“偷运金佛是真,小人不敢抵赖,可我委实没有谋害王县令的性命啊!这杀人的罪名小人如何担当得起。”

       狄公冷笑一声,从怀里揣出那个紫绫包袱,迅即解开:“我且不说其他罪证,单这漆盘上王县令便亲手镌刻了你的姓名哩。——这漆盘是前任王县令察觉你们阴谋后密藏证据所用,内里的证据笔札虽被你们一伙盗劫,但这空盒的盒盖上除了珠玉嵌饰外,
      “还镶上了你手中的两根细竹杖,都涂抹了金粉。——这不正是暗示了你为首走私黄金的罪行。”

  顾孟平伏地大哭,额上汗流如雨。
      “狄老爷,我招,我招……那假扮成漆匠投毒的正是金昌。小人只不过是个走卒,背里指令并助成我私贩黄金的则是京师的……”
      “住嘴!——明日大堂开审时再与我如实一一招来!左右。先与我押下!”
  乔泰、马荣率领众衙役上前来将慧本、顾猛平并十数僧用一条铁练串锁了。三十六名轿手抬起金佛出白云寺回县衙去。

      勘破黄金案,众百姓狂惊不已,奔走相告。
      一时路上观者如山重叠,着实轰动了一个蓬莱城。
      未知后事如何,且俟下章续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7: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章 报兄仇卜凯衙门现真貌 破重案狄公蓬莱作红娘

  且说狄公一行回到县衙已经三更,唐主簿率众衙员已排列在前厅等候,狄公吩咐唐主簿明日一早,赍函去军镇炮台拜见镇将方明廉,会同审理黄金案,其余衙吏早早回去休歇。

  回进内衙书斋,洪参军特意煮了一壶浓浓的铁观音茶,乔泰、马荣平时只饮酒的,这时也体味到了品茶的乐趣。大家兴致勃勃,谁都没有睡意。
  狄公坐定,美滋滋地饮了一盅又一盅。洪参军忍不住问道:“我有一句话想问老爷,适才顾孟平招供他不是黄金案的首魁,背后牵线经营全局的尚有一京师上司,老爷为何喝他‘住嘴’,不令吐出姓名来。”

       狄公笑道:“顾孟平一伙将如此巨大的金佛运去东都,那边岂能无人接应?京师、东都的同伙早得了报信在那边等着了,金佛一到即行分割,巨额脱售。背后指令、助成、总揽全局的人决非等闲之辈,如是朝中的官员。彼处熙熙攘攘,岂会没有他的党羽、探子?
     “当时抖亮出姓名来,他得报后,在京师一番布置,毁了证据,我们反吃他图赖诬告,辨白不清。事实上他们早在东都铸就了一尊铜佛,到对偷偷抬去白马寺安座。对了,乔泰、马荣,你们两个那夜看见河边有人从凉轿上被打落下水,原来并非害人性命的勾当,却是白云寺里铸金佛用的泥胎。
     “那河岸离顾孟平宅邸不远,想来是慧本将金佛大小让顾孟平过目,偷偷抬到他的宅邸。顾孟平验看了,便命入夜悄悄抬去河岸边打碎,抛入河中,一时三刻便化作泥浆了。”

  乔泰道:“顾孟平罪迹昭彰,有目可睹,那曹鹤仙酸老夫子,老爷又如何断定他也参与了这宗黄金走私呢?”
  狄公答道;“曹鹤仙虽是读圣贤书的人,却不能安贫乐道,固穷守仁,他言主排佛,却拜倒在白云寺的利诱下;他忌恨顾孟平,却又将女儿嫁给他。这只能有一个答案,即他被顾孟平牵了鼻子,卷入了走私黄金的阴谋罪行。鬻志节,丧斯文,冀求分得一杯残羹,老先生颟顸糊涂,真是读书人的耻辱!”

  乔泰问那么这曹老先生究竟在内里干什么差遣?
  “可怜他与智海一样,罪责便是看守与搬运小菩提寺中那些破旧禅杖”。

  马荣这时有点迫不及待了:“老爷,那么卜凯呢?老爷不是断定他是这黄金案的首魁么?”
  狄公抚须微笑:“卜凯是谁,应该真相大白了。此刻我不说破,他理应来衙门找我了”。

  正说话间,门子慌张来报:“不好了!王老爷活过来了!正直闯来衙院里呢!小人哪里敢拦阻……”
  语未落音,书斋门开了,走进一个人来。只见他穿件浅灰长袍,眉须灰白,头顶盘起一个松发髻,左颊上铜钱大小一块斑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7: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泰、马荣吓得倒抽了口冷气,这不正是白云寺后殿里棺材中睡着的王立德县令么?
  狄公却笑嘻嘻迎上前,揖礼道:“本县若是没有猎错,先生应是京师户部的度支郎中王元德先生吧。”

  来人哈哈一笑:“狄县令果然目光如炬:快!快!快让我重新梳洗一番。”
  洪参军将他引到书斋水井边盥梳。
  乔泰、马荣两个目瞪口舌,惊魂未定。

  狄公又笑;“这位王元德先生是故县令王立德的胞弟,正是京师户部的大官哩。却潜来蓬莱暗中侦察,替兄复仇。——事实上他早就疑心慧本、顾孟平、金昌一伙了。马荣,在花船上不正是他引你去船尾看觑那些可疑的禅杖的么?”

  马荣懵懂,一时摸不着头脑。
  王元德盥梳了再进来书斋。
  乔泰惊叫:“原来是卜凯先生!”

  马荣恍悟,拍了拍脑门:“怎的心肝五脏都塞死了,恁的不开窍!”
  乔泰又问:“适才左脸上的斑记哪里去了?”
  王元德哈哈大笑,伸开手掌,手掌上一片黑膏药。
  “这片膏药往脸面上一贴,不就是我兄长的斑记了么。”

  马荣大笑。“原来你这‘卜凯’是乔装的,却骗了我们这许多时。昨日衙门还张贴海捕文书,务必捉拿你哩。”
      王元德正色道:“狄老爷大智大勇,排除众难,终于勘破这黄金案,拿获了一干凶恶的罪犯并金佛实赃,可喜可贺。昨夜我正装扮成一个云水僧混在众百姓中观看,心中委实敬佩。
      “更令我感戴的是狄老爷又勘破了我兄长的死因,擒获了害死我兄长的真凶。我兄长正是缉获了他们一伙的罪证,欲拟上报京师时被人暗害的。”

  狄公道:“我这里正有一本令只留下的簿册,请王公披阅。”
      洪参军拉开抽屉,将那小小簿册交于王元德。王元德细细翻阅一过,拍案道:“这簿册密记了他们一伙走私黄金的时间、船次、数量、折合金额、贩售去向等,正是申详上司的证物、侥幸没被汪堂官拿着。
      “兄长亲笔实录,一丝不苟,端的可敬,可怜死于非命。睹物思人,能不感伤嗟叹再三”

  狄公道:“难怪汪堂官要将令兄的一应书函信札、笔录文字全数查封,运去京师。——原来正是一伙的,怨不得不明不白地不翼而飞。”
      王元德道:“这案子正是京师的赃官牵的线头,我在户部间有闻报。只不详尽。兄长遇害前来信也说及此间有走私黄金的迹象。汪堂官匆匆销差,内里自有不可告人处。
      “故我冒了性命危险,潜出京师,乔扮作‘卜凯’来此侦查,只等拿获了全部证物便回去京师讦告,披露此骇人巨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狄公问:“依王公之言,顾孟平一伙的主子正是户部的官员?”
      王元德摇摇头:“真正的罪魁倒是刑部员外郎侯钧,户部尚书侯光的亲侄。尚书虽没有参与这宗可耻的罪行,但户部实际上成了侯钧的家宅。侯钧正是从侯光那里偷阅了户部库帑出纳、京市、互市、宫市、金银交易度量之数的密档,才放大胆子做起这邪恶勾当的。
      “侯钧的父亲原是大理寺卿,早两年虽死了,但僚属遍布,门生如云,这也是候公子有恃无恐的。”

  狄公几乎惊叫起来。侯钧不正是他在京师时的莫逆之交么?他竟是个私贩黄金的首犯!心中不免波澜起伏,思绪万千。
      王元德继续道:“我潜逃出京师的第二天。侯钧得报,便买通库吏,私匿三千两官银,申报侯光,诬告我窃银而逃。如今我的罪名也迎刃可解,洗刷一清。那天乔泰、马荣兄弟在花艇上发现禅杖,又从玉珠嘴里证实黄金走私秘密,金昌恐惧,杀人灭口,这案子已可大白。
      “我便偷偷溜下花艇,从此装扮成一个癞头云水增,一路托钵化缘,瞒过众人耳目。”

  乔泰笑道:“怪不得那天曳尾而去后便杳无音信,原来又扮作癞头僧了。”
  狄公也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王元德又道;“哦,我这里还有一事望老爷恩准,就是曹英那不幸的女子,真是可怜见地的。如今顾孟平已伏法,望投老爷作主,将其许配与叶守本叶先生的儿子,叶公子与曹小姐乃真是匹配的一对哩。”
  狄公当即允诺:“叶先生也曾与我谈及过此事,我都几乎忘了。如今就成全了他们吧。”

  王元德谢过,呷了一日浓茶,又造:“狄老爷适才猜出我是户部度支郎中,真乃巨眼也,——只不知狄老爷依凭了什么猜出我来。”
  狄公笑道:“有三条线索引导下官分判出你的身份:一,唐主簿曾去信京师寻找王县令的兄弟,要他来蓬莱领取尸骨及遗物,谁知杳无信息;二,度支郎中王元德窃银潜逃的谣诼,人人皆知;三,叶守本告诉我你是个理财的圣手,且是新近才雇聘的。——依凭这三条,我便猜得你这个‘卜凯’正是在逃的度支郎中王元德。

      “你装扮作已故县令的鬼魂在县衙内游荡搜寻,汪堂官、唐主簿都吓破了胆,我也亲自撞见过一回。为之,我还特意去白云寺开棺辨尸,才隐约察觉鬼魂恐是生人装扮,这生人又必与王立德县令的死因有关。
     “直至上面三条线索交织在一处,我便断定这鬼魂即是‘卜凯’装扮,正是王立德县令的同胞兄弟。”

  王元德淡淡一笑:“在京师时便久仰狄先生大名,惜无缘交接耳。想来狄先生日后也不会忘怀我这个在京师的朋友吧。”
  狄公唯觉脸上火辣,终不辨王元德此言是有意无意。走私黄金的首犯侯钧不正是他在京师的朋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9-10 08:03 编辑

       王元德似未觉察狄公的不安,又说:“兄长最后的来信告我说,他已将装有罪犯秘密的一个漆盒交给了一个叫玉珠的花艇女子。故尔我每次到花艇上去时,总千方百计接近玉珠,无奈玉珠厌嫌于我,从不与我亲热,更不提漆盒事。
       “一次我大胆潜入她的舱房,翻到了那口漆盒,打开一看,却是空的,便从此死了心,惟思从头做起,亲自拿捏他们一伙的新罪证。

       “狄老爷睿智,竟从金粉嵌饰了顾孟平的两支竹杖,识破此中机关,在下由衷饮服。同时,在花艇上我见金昌有时放浪形骸,纵情酒色;有时满腹心事,中心警惕,似有大任在肩,深藏不露。
      “慢慢我又见金昌对运进港口的旧禅杖严加防范,运出去的旧禅杖却胡乱堆放,心中不由起疑,故尔有意引马荣兄弟去窥看,以期引起官府警觉。我自己则暗中跟随,侦知那小菩提寺正是藏匿掸杖之处,只不知此物派何用场。
     “那夜我追踪智海从小菩提寺出来,正撞着那贼秃拦劫曹英,谁知我只是空口一喊,竟将那智海吓死。这贼驴搬起禅杖来倒一捆一捆的,不嫌重,却经不起惊吓,哈哈。”

  乔泰听了玉珠一段,兜起旧情,忍不住叹息连连。
      狄公吩咐洪参军赶快备办一口上好棺木,厚葬玉珠小姐,并在白云寺做七七四十九天功德道场,追荐亡灵
      ——狄公素来不信亡灵之说,他崇隆厚葬,多半是做给生人看的。

      白事做完做红事,然后再举行叶公子、曹小姐盛大婚礼
      ——狄公重人事,于婚配大节最练达人情。

      ——最后他说道:“红白大事完了,我将陪同王元德相公亲去京师,申详大理寺,拿获奸宄,廓清迷雾,将这黄金案披露于世,垂戒后来。”

      后人有感于大唐名臣狄仁杰狄公居官清正,仁慈爱民,义断曲直,扶着锄恶的高风亮操,有诗赞曰:
  父母官,天子臣。
  朱笔直,乌纱真。
  冰心一片奉日月,
  铁面千古惊鬼神。①
————
注①        :原文至“将这黄金案披露于世,垂戒后来。”全书结束,因不符合章回体武侠小说的体裁,特从诗词库找出后人赞扬狄公诗句,增加从“后人”开始的寥寥数语,以符合阅读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0 07: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1  前县令密室谋杀案的创作背景

       密室杀人案,历来是侦探小说的亮点,王宝强电影“唐探系列”的《唐探1》、《唐探3》均以密室杀人案为卖点。
       作者创作《The Chinese Gold Murders (黄金断案传奇)》,前县令王元德被杀案,第三章唐主簿称:
       “算来王县令遇害也近一个月了。记得那一日早衙眼看要升堂,王县令尚未起身,房门兀自锁着,并无一点动静。我敲了敲他卧房的门,也不见回答,心中不由起疑。急命衙役将房门撞开,见王县令已经倒毙在房中,早没了脉息。仵作沈陀说,王县令约莫死在半夜,查验后乃知道茶盅茶壶全有剧毒。”

      王县令死于密室中、房门被内部锁上是无疑的——房门需要撞开才能如内。且死因明确:“茶盅茶壶全有剧毒”。
       第三章中又讲述:

  “王县令系中毒致死,当无异词,当时你见他房中有什么可疑之处。”狄公问。
  “下官最觉触目的便是那茶炉上的紫铜锅和尸身旁的茶壶茶盅。——王县令一向是用那口紫铜锅烹茶的,水煮沸了,才冲入茶壶。茶壶里先放了茶叶,泡开了才斟在茶盅里慢慢饮啜。当时紫铜锅已经洗刷干净,茶炉也早已熄灭。茶叶也验了,并无毒药。故下官疑心是有人在王县令的茶壶里投了毒。”
  “王县令烹茶用的水是谁提入房中的?”狄公又问。
      “正是王县令自己提的水。他每日一早汲井,先备下终日烹茶的水。早衙升堂前都已饮过早茶了。——王县令于这吃茶之道,最有讲究,也最存细心。从茶炉生火,提水注人紫铜锅到茶壶泡开,斟人茶盅,事事躬亲,从不许下人插手。吃起茶来,他独个儿自斟自啜,也自有他独个的雅趣,乐在其中,旁若无人。
      “——衙里上下见惯了的,谁也不去败他的兴,也从没人敢讨他的茶喝。——谁又想到到头来竟还是死在这吃茶里。唉……”

□□□□□□

       由于,“王县令从不许下人插手”,烹茶取水整个过程均是王县令亲自动手,一直到密室备好水、准备烹茶,别人均无从下毒。
       第三章一早称:“王县令早年丧偶,也无子息”,没有家人、也不存在家人投毒的可能。

       因此,该书的密室杀人案便变成:谁能进入一间封闭的密室、在水中或茶壶里下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0 07: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Chinese Gold Murders (黄金断案传奇)》在开头实际提供了一条线索:

      唐主簿犹豫了一下,又开了口:“不过,不过,老爷的宅邸一时恐有不便。王县令在时,刚将内宅修饰过一见又添刷了一层新漆,只是王县令他猝然遇害,刑部尚未结案。他的行囊什物虽寡薄,却还搁在房中,没法搬出。”

      若隐若现,但被狄仁杰错过了。
      此“添刷了一层新漆”也包括“梁檩”,注意古建筑的结构:“柱上为梁 梁上为檩 檩上为椽 椽上为瓦
      密室投毒杀人的关键是“梁檩”的“新漆”,勘破此点,便明“密室投毒杀人案”的情节设计。

      而作者在《The Chinese Gold Murders (黄金断案传奇)》,设计了“密室投毒杀人案”,实际上是对其最初整理《狄公案》的深化。
      “密室投毒杀人案”的情节渊源在《狄公案》的"毒杀新妇"系列案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9-18 05:20 , Processed in 0.0424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