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剧本小说《掌门人之死》疑似为古龙亲撰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11-14 08:02 编辑

  

  第一节中体现为最重要的关键词

  “健马”及与“健马”相关的“急驰”、“驰过”。

  “健马”被用于古龙《流星‧蝴蝶‧剑》书中的“赶车的挥鞭打马,健马怒嘶。”、“两匹健马连嘶声都未发出,就像个醉汉般软软地倒了下去。”

  注意,《掌门人之死》也是两匹马。

  《边城浪子》中的“健马一声长嘶,已十丈开外。”

  与《掌门人之死》第一节文字“两匹马急驰而来”,较接近的包括《边城浪子》中的“忽然间,一阵急骤的马蹄声,打断了他的话,一匹健马急驰而入。”

  以及“健马飞驰而去,笑声渐远,马上的大旗,犹自随风飞卷。”

  与《掌门人之死》第一节文字“健马驰过原野,驰过山林,驰过小溪……”较接近的包括七种武器系列《霸王鎗》中的

  “健马驰过,尘土飞扬”、“三骑快马从他们身边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11-14 08:03 编辑

  

  “驰”可以有多个组词、多种用法,但一般在武侠小说中未必要使用“驰过”。

  古龙于《掌门人之死》发表期及其前趋期,使用过多次“驰过”:

  《边城浪子》中的“一个人骑马驰过长街,突然间,一只巨大的手掌将他从马上拉下,重重地跌坐地上。”

  七种武器系列《长生剑》中的“驰过,最后一个人突然自鞍上腾空掠起,倒纵两丈,却落在白玉京的马鞍上,”

  以及“驰过的三匹马突又折回。”;

  前面《霸王枪》的例子是“健马”加“驰过”共用——“健马驰过,尘土飞扬”,与《掌门人之死》相关性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6_2  《掌门人之死》第二节的相关度分析

  与《掌门人之死》第二节之开头“阳光依旧灿烂”,完全一致的文字有:

  七种武器系列《霸王枪》的“风依旧在吹,阳光依旧灿烂,两杆枪依旧在飞舞刺击。”

  注意《掌门人之死》是电影剧本类、短篇,因此只用简洁的一句“阳光依旧灿烂”。

  另外,在《边城浪子》中有“小屋里有个小小的窗子,窗外阳光依旧灿烂。”

  《掌门人之死》之第二节中,有许多反映电影人物强烈心理变化的描述,使用了若干固定的结构。

  开始部分有“客人们脸上露出愤恨不平之色”。对应于古龙作品有:

  《流星‧蝴蝶‧剑》中的“老伯疲倦的脸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林秀脸上故意露出惊讶之色”、“但瞬息之后他脸上露出了讥诮之色

  《萧十一郎》中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来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杨开泰,一个是风四娘。”

  这阶段古龙作品中使用“脸上露出……之色”的句子,实在太多。

  《掌门人之死》之第二节,随后有“一个满面悲愤之色的年青人”的句子,注意不用“脸”而用“面”,结合前面句子,此句子结构等价于“面上露出……之色”或“面露……之色”,

  在《掌门人之死》“……”等于“悲愤”。

  而这阶段古龙作品中使用“面上露出……之色”的句子,比“脸上露出……之色”的句子,还要多。

  稍为举例,《流星‧蝴蝶‧剑》有“叶翔面上露出痛苦之色”、“老伯面上露出满意之色”、“律香川面上露出吃惊之色”。

  即使纯粹使用“满面……之色”的句子,也有很多。

  《萧十一郎》中有:“赵无极目光掠过地上的尸身,脸色也变了,瞪着萧十一郎,满都是惊讶和怀疑之色。”

  《边城浪子》中有“丁灵中也狠狠地瞪着他,满面怨毒之色”。

  与《掌门人之死》第二节“一个满面悲愤之色的年青人”较接近的是《边城浪子》中“丁灵中咬着牙,满面俱是痛苦之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掌门人之死》第二节,对“一个满面悲愤之色的年青人”接着的描叙是“满眶热泪已忍不住夺眶而出”。

  在这阶段的古龙作品,有几乎一模一样的文字,即是《流星‧蝴蝶‧剑》中的“孟星魂满眶热泪,几乎已忍不住夺眶而出。”

  《流星‧蝴蝶‧剑》中不是孤例,还有《边城浪子》中的

  “傅红雪道:‘我……我相信你。’他用力咬着牙,但满眶热泪,还是已忍不住夺眶而出。”

  “傅红雪紧握双手,满眶热泪几乎已忍不住夺眶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11-14 08:05 编辑

  

  对此年青人再接着的描叙是“他的声音哽咽颤抖”。注意哽咽、颤抖的主体是“声音”。

  这阶段的古龙作品,有大量“声音”+“哽咽”的文字。

  《边城浪子》中的“马空群声音已哽咽”,“她(注:指沈三娘)的声音哽咽,泪已流下”;

  陆小凤系列的“她声音哽咽,眼圈红了,忽然靠在陆小凤肩头,轻轻啜泣。”

  《流星‧蝴蝶‧剑》中的“小蝶的声音哽咽”。

  “颤抖”多用于身体,与“声音”相关是“嘴唇”在发声时“颤抖”。

  而古龙则直接将“颤抖”用于“声音”

  这阶段的古龙作品,有大量“声音”+“颤抖”的文字。

  《萧十一郎》中有“她(注:指沈璧君)说到这里,她停了停,因为她的声音也已有些颤抖”。

  《流星‧蝴蝶‧剑》中有“小蝶立刻缩回手,发白的脸上泛起一片红晕,声音中带着颤抖”。

  《边城浪子》有“马芳铃的呼吸忽然急促起来,想说话,又怕声音颤抖。”

  由于日本人侮辱了此年青人的女性家人,《掌门人之死》第二节接着描述此年青人“全身都在发抖”。

  “全身都在发抖”也是这阶段古龙作品的高频句子,随便举例:

  如《边城浪子》中“傅红雪全身都在发抖,但等他的手握着刀柄时,他立刻镇定了下来。”、“白健也在看着他的刀,全身都在发抖。”

  《萧十一郎》中“沈璧君全身都在发抖,但现在她的心已渐渐平静了下来”、“沈璧君全身都在发抖,不停的发抖……”

  《流星‧蝴蝶‧剑》中“张老头愤怒得全身都在发抖,拼命忍耐着”、“他(注:指孟星魂)走过去的时候全身都在发抖”。

  一个作家(如古龙)经常性使用“全身都在发抖”这样的短句,因此在撰写电影剧本类、限于短篇时,会不由自主地再使用“全身都在发抖”这样的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掌门人之死》第二节对反角的描写,采用的关键词主要是“趾高气扬”、“大摇大摆”、“狞笑

  “趾高气扬”是古龙这阶段的常用词,例如陆小凤系列《隐形的人》的“那一直趾高气扬的黑衣人却倒了下去”,“本来那些趾高气扬的黑衣人,现在大多数已倒了下去”。

  《九月鹰飞》的“他(注:指玉箫道人)的服饰还是那么华丽,看来还是那么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剑‧花‧烟雨江南》的“在他的想像中,小侯爷一定是趾高气扬”。

  “大摇大摆”更是古龙这阶段的高频词,例如《流星‧蝴蝶‧剑》的“只要你能赢得了一招半式,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欢乐英雄》的“这人昂首阔步,顾盼自雄,连门都没有敲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院子”、《长生剑》的“朱大少已大摇大摆地走了。”

  与《掌门人之死》第二节整句“一个矮小的日本人,趾高气扬,大摇大摆走进来”语境较接近的是《碧玉刀》的“两个穿着对襟短衫,手里提着鸟笼子的市井好汉,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陆小凤传奇》的“他竟大摇大摆的走过来、抓起了桌上这最后一坛酒,重重的往地上一摔。”以及“那戴着红缨帽的官差,又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

  因为不可能与电影镜头的设计完全一致,但神态的描写较为接近。

  形容坏人的笑可以有多种写法,古龙比较喜欢用“狞笑”,“狞笑”是古龙这阶段作品的高频词

  例如《欢乐英雄》中的“金狮子嘴角忽然露出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狞笑”,《边城浪子》中的“薛大汉脸上却带着种恶毒的狞笑,现在他才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边城浪子》等,均大量出现了“狞笑”此词

  与《掌门人之死》第二节之整句“日本人得意的狞笑,故意问”,

  语境较为接近是《萧十一郎》中的“解老二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狞笑道”。

  将《掌门人之死》第二节的“客人们脸上露出愤恨不平之色”、“一个满面悲愤之色的年青人”、“日本人得意的狞笑,故意问”的三个单句,与《萧十一郎》中关联三个单句之结合句——“解老二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狞笑道

  相比较,不难推断,《掌门人之死》由古龙亲笔撰写,具有不可忽略的显著概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掌门人之死》之第二节,为了替此年青人解围,主角茅瑛出现在反角日本人面前。第二节有个细节描写:

  “日本人从头到脚看了她几眼”,即第二节有细节——某个反角“从头到脚看了她几眼”。

  类似描写,也大量出现在古龙的作品,较为接近是七种武器系列《多情环》中的“葛停香看着他从头到脚,看了三遍”,以及《萧十一郎》中的“他笑眯眯的看着风四娘从头到脚都仔细的看了一遍”、“但这个新娘子看来却跟别的新娘子很不一样,她从头到脚,简直没有一个地方看来像是个新娘子。”、“只一眼就似已将她这个人从头到脚都看清楚了。”

  而“从头到脚”(相关伴随看的动作),也于这阶段古龙作品中大量出现。

  对于反角日本人,《掌门人之死》第二节使用了关键词“淫猥”,“淫猥”也在这阶段古龙作品中大量用于形容歹人。

  《掌门人之死》第二节对于反角日本人,有一处细节描写:

  日本人盯着她的胸,脸上露出淫猥的笑

  在《天涯·明月·刀》,有几乎一模一样的描写:

  “肥胖的酒铺老板看着她的胸膛,带着淫猥的笑意。”

  而与“(日本人)脸上露出淫猥的笑”,也有这阶段多部小说的接近描写,例如

  《流星‧蝴蝶‧剑》的“冯浩眼中淫猥的笑意却令她不能不想到这一点。”、《天涯·明月·刀》中的“掌柜指指对面一条长巷,脸上带着阿谀而淫猥的笑容”。

  更早的小说如《武林外史》中有“这淫猥的笑声,熊猫儿听在耳里,简直连肺都要气炸。”

  至少,从《掌门人之死》第一节、第二节的细节追踪,可认为《掌门人之死》前面部分由古龙亲笔撰写,具有不可忽略的显著概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6_3  《掌门人之死》第三节的相关度分析

  《掌门人之死》第三节,开头有一处细节描写是“新漆的大门”、“在太阳光下闪闪的发着光”。

  而“新漆的大门”在古龙早期小说有完全一致的文字,例如《萧十一郎》中“今年刚新漆的大门,已变成了两块焦木”。

  与“在太阳光下闪闪的发着光”几乎一模一样的是《大旗英雄传》中的“清洁而浑圆的石子,有如珍珠一般,在阳光下发着闪闪的光”。

  而“闪闪的发着光”也在早期作品经常出现,例如楚留香系列的“星光灿烂,水柱也闪闪的发着光。”

  对“柳生横云”的形容词是“冷酷骄傲”,其他武侠作者未必将冷酷与骄傲合并使用,但古龙用于形容西门吹雪的词就是“冷酷骄傲”,完整是:

  “这少年的确像极了西门吹雪——苍白的脸,冷酷骄傲的表情,雪白的衣服”

  对于剑道九段之“柳生横云”,使用描写西门吹雪的形容词,大致是恰当的。

  《掌门人之死》第三节接着的对话,使用了一些特定的结构,“若(不)…….不妨再…….”、“不懂…….只懂…….”

  “若(不)…….不妨再…….”也是古龙作品经常用的结构,例如《绝代双骄》中的“你们若不服,明夜三更,不妨再来这里!”、“若是我说错了,前辈不妨再自己说。”

  以及《九月鹰飞》中的“你若在外面吃饱,不妨再回来吃点心,我可以留两条最肥的蜈蚣给你。”等等。

  类似的“不懂…….只懂…….”也常会出现,例如《多情剑客无情剑》的“阿飞道:‘我不懂剑法,我只懂如何用剑刺人仇人的咽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掌门人之死》之第三节,出现了分界符写法,即是:

       妇人咬着牙:“我死也不会来求你。”

  ×           ×           ×

      这时茅、黄正在远处看着。

□□□□□□

      这在早期差不多是古龙的独门标志(古龙体之一)。本来是古龙从电影中写到,引入到小说创作的。现在则用于写电影剧本类作品。
      转了一圈,回到本原。

      可认为《掌门人之死》之第三节,由古龙亲笔撰写具有不可忽略的显著概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6_4  《掌门人之死》第四节的相关度分析

  《掌门人之死》第四节一开始有对一双手的描述,采用“灵巧”这个关键词。

  “灵巧”是古龙1973年之前的高频词,也常用于对“一双手”的形容。

  如1959年《剑毒梅香》的:

  “他(注:指辛捷)俯下身去,伸手划了划海水,修长灵巧指在海水中划起几道细短的白线,瞬即消失——”

  再如1963年《大旗英雄传》的:

  “以你(注:指铁中棠)腕之灵巧,学这剑术,正是相得益彰,”

  还有1966年《绝代双骄》的:

  “他灵巧指,竟似未沾着燕南天的皮肉。”

  不胜枚举。

  《掌门人之死》第四节一些细节,在古龙作品中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例如《掌门人之死》第四节的细节:

  “南宫一直在冷冷的看着他忽然过来用手握住他的手。”

  在1971年的《欢乐英雄》中有:

  “黑衣人一直在冷冷的看着他们,此刻忽然道……”、“独臂人和刀疤大汉脸上还是一点表情也没有,一直冷冷的看着这老太婆,此刻突然同时出手”

  另一细节:

  (南宫)用手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很用力,两只脚已陷入地下,黄却根本不动声色。

  两大高手较手劲(手技),一方的“两只脚已陷入地下”或有类似下陷动作,如此描写在古龙早期作品不少。

  例如《七杀手》中的描写:

  忽然间,两根飘忽流动的筷子,已搭在一起

  两个人脸上的神色更凝重,不出盏茶功夫,额上竟似都已现出汗珠。

  柳长街忽然发现龙五坐着的软榻,在往下陷落,秦护花的两只脚,也已陷入了石地。

  另一方在对方“握住其手”时根本没有发生变化,也经常可看到——没有发生变化的实力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11-17 05:30 , Processed in 0.0312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