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考证] 时光永驻——民国著名涉侠作家合影 等历史相片___据以溯原武侠创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1: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侠友询问看过世界书局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上述中华书局是否有误。
       中华书局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1920年初版,是文言文版。
       世界书局的书有个“大”字,叫《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是30年代初版,是白话文版。对书籍销售行情看得极准的世界书局老板沈知方,让程小青翻译白话文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根据程小青的回忆文章,“大”字是因为福尔摩斯探案后来还出版了柯氏续写的福尔摩斯探案(中华书局版没有),把“全集”加上“柯氏续集”,就是“大全集”。
       但沈知方的要求不仅是白话体,加用新式标点和插图,还要求半年内完成。程小青认为“柯氏的探案长短五十四篇,一共有七十多万字,半年时间无论如何完不了”。
       而沈知方却暗示,程小青原来已经有文言文版,“把文言的改成白话,化得了多少工夫呀?”。
       不过程小青和顾明道还是重新翻译了一部分福尔摩斯探案,但因为半年的时间限制,不得不请多位朋友把既有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程小青对此有些遗憾,觉得有些“粗制滥造”,怪罪于沈知方的商人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1: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20 12:10 编辑

       现在研究民国武侠的爱好者也多了,讲述《江湖奇侠传》也牵连谈了沈知方。但多数讲述沈知方的“生意眼”,却未发现沈知方的另一身份——民国知名收藏家。
       沈知方的收藏爱好,源于其先祖清乾嘉时绍兴藏书家沈复粲(也是书商)。
       沈复粲生于1779年,卒于1850年,浙江山阴人,字霞西,晚称霞西翁;
       一生未进入官场,喜读书,好金石,收藏甚丰。
       沈复粲室名诗巢,著有《越中金石记诗巢瓜瓞谱》等。
       沈复粲的藏书楼曰鸣野山房,参考《鸣野山房汇刻帖目、书目》。
       沈复粲的鸣野山房以抄本闻名于世。著名的天一阁便藏有不少鸣野山房的抄本。例如天一阁所藏沈复粲抄本《琅嬛文集》五册。
       沈复粲的抄本《琅嬛文集》包括文集和诗集两部分。
       文集之珍,譬如收录了张岱佚文二十余篇,包括笺、启、疏、祭文、檄筹等海内孤本。
       诗集部分包含“海内孤版”的诗数百首;沈复粲抄本《琅嬛文集》诗集为海内最齐全者。

      秉承乃祖遗风的沈知方,其收藏方向独特。
      主攻乾隆间嘉兴王相信芳阁刊木活字本,以及晚清徐友兰、徐维则父子的“铸学斋”、“述史楼”、“八杉斋”、“融经馆”散出珍本。
      其中,沈知方所得之芳阁刊藏书,放至今日,价值连城。
      而徐友兰、徐维则父子部分藏书,可参考《述史楼书目铸学斋藏跋记》。

      徐氏原有藏书楼“熔经铸史斋”,沈知方收藏若干“熔经铸史斋”流出之书。
      但熔经铸史斋好书太多,沈知方财产不足其收藏所需,后来更无机会。
      沈知方1900年入商务印书馆,次年任营业所所长。
      1904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称因编辑需要,购买绍兴徐氏“熔经铸史斋”全部藏书。
      熔经铸史斋遗址为现绍兴市政府和自来水公司相接的街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2: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知方的藏书室名曰粹芬阁,沈知方留给后世有《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一册。

             沈知方《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封面 .jpg
       图  沈知方《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封面

             沈知方_民国23年4月作序_ 暨《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收藏统计.jpg
       图  沈知方_民国23年4月作序_ 暨《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收藏统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3: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依靠前人收藏家的不懈努力,远古著名人士的真迹才能保存至今。
     包括民族英雄岳飞的真迹、明文征明书条幅。

     图 民国老报纸上 岳飞真迹

          明文征明书条幅 .jpg
     图 明文征明书条幅

     民国老报纸还有若干北宋苏东坡的真迹,可惜保存不好,略见模糊。
     下面提供苏东坡真迹的清晰版,即《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3: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20 18:25 编辑

          《天际乌云帖》宋·苏轼1 .jpg
   图 《天际乌云帖》1

       [文字解析]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  < 在 >,青眼看人万里情。”

        注:原帖 “在” 字损。
        此诗为宋代蔡襄的《梦游洛中十首其一》,根据“嵩阳居士今何在 ? 青眼看人万里情。”
        补充了 “在” 字。
        不过,笔者在另一处查到蔡襄的诗为:“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
        是否蔡襄的诗有两款?

        按照蔡襄《梦游洛中》自述,称其九月时染疾,白天睡觉时梦见自己游洛中,看到嵩阳居士在住宅墙上所留之诗。
        等其梦醒时份,仅记得其中两句:“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于是自己又添加了两句,成为一首诗。
        或因为蔡襄自添,有“今何在”和“今安否”不同两款也未可知。

       无论如何,该两款诗均有“嵩阳居士”,故《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
       嵩阳居士系指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据说阮籍看到一般的俗人,现以白眼(轻蔑),看到所喜欢者,阮籍青眼(尊重)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3: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20 18:50 编辑

             《天际乌云帖》宋·苏轼2 .jpg
      图 《天际乌云帖》2

      [文字解析]
      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  < 古  >,邀余饮堂前小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

       蔡君谟即是北宋大书法家、诗人蔡襄(字君漠)。蔡襄首先是书法家,后才是诗人。
       苏轼对这位前辈极为推崇,曾称:“仆论书以君漠为当世第一。”
       苏轼为何要称“君谟真迹也。”,因为下面要书写的诗,未被蔡襄的《端明集》收录。
      上图陈述后损一字,根据历史,应补充 “古” 字,即陈述古。
      陈述古即陈襄,陈襄任杭州太守时,苏轼任杭州通判。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是陈襄离任时,苏轼特为之作。全文为: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7: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20 18:44 编辑

       古龙先生的小说人物取名,多有出处,曾经探究过《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百晓生兵器谱排第四的郭嵩阳的出处,
       嵩阳郭氏后人郭定还在《九月鹰飞》中出现;传承是嵩阳铁剑。
       古龙有多种取名方法,其中一种取名法是一半有出处,再根据小说情节定另一半,例如姓。
       探究嵩阳铁剑找到《嵩阳帖》,联想到古龙曾经拜“书画双绝”的西泠名家高逸鸿为师,他也研究过书法,不排除临摹过《嵩阳帖》,从而对“嵩阳”印象深刻。
       而嵩阳居士有特指与泛指两种解释。
      “今何在”专指性太明,前面“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是特指的说法,结合下半,与阮籍挂钩。
       但如果采用“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下半可作泛指解释。
       泛指含义是:隐居于河南嵩山、少室山、颖水一带的有才德而不仕之高人。
       就不是阮籍,竹林七贤也没有姓郭的。但不排除历史上有姓郭的“嵩阳居士”。
       郭氏古通虢氏,周朝曾经在河南一带传宗接代。

       纯属猜测,仅说明为何搜寻到《嵩阳帖》,以及说明在老一辈收藏家的精心保护下,一幅宋朝的书法作品,尚可如此清晰地在论坛展示。
       以此纪念民初武侠作家的伯乐、古籍收藏家沈知方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07: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8-18 09:40 编辑

         《天际乌云帖》宋·苏轼3 .jpg
  图 《天际乌云帖》3

[文字解析]
     “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又有人和云:“长

< 结合下页 完整义 >
      又有人和云:“长垂玉筯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

      上面未被收录之诗是一首恋诗,“绰约新娇”:人影恍惚,若有若无,怀念至极,出现幻影。
    “得似春潮夜夜添”可与“碧海青天夜夜心”比美。

点评

多谢陈坛友  发表于 2024-8-18 09:41
原文约绰,应作“绰约”理解。原文“玉筋”应作“玉筯”理解。  发表于 2024-8-18 09:40
到底是绰约还是约绰?玉筋还是玉筯?  发表于 2024-8-17 2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07: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际乌云帖》宋·苏轼4 .jpg
      图 《天际乌云帖》4
[文字解析]
        垂玉筋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二诗皆可观,后诗

        < 结合下页 完整义 >
        二诗皆可观,后诗不知谁作也。

       “肯为金钗露指尖”引起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的注意。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评论道:“苏轼《天际乌云帖》里写美人肯为金露指尖,真是贵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07: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际乌云帖》宋·苏轼5 .jpg
  图 《天际乌云帖》5
[文字解析]
        不知谁作也。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

        < 结合下页 完整义 >
        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

      “后诗不知谁作也”,有人称,实为苏东坡所作,但不可考。甚至有人认为,连原诗
     “长垂玉筋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都未必是蔡氏原作。
        但评论者均肯定两诗均佳作。

        据考证,周韶非男性,实为杭州的一个“官伎”,斗指斗茶。
        子容应为苏颂,即苏子容,生于1020年12月10日,卒于1101年6月18日,
       北宋中期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宋徽宗时进拜太子太保,封赵郡公。太子太保为从一品或一品官员,有衔无职。
       聚会时苏颂任婺州知州或亳州知州。

       苏颂有《本草图经》《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作品传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3 00:06 , Processed in 0.0761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