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讨论] 武侠作品中的外国与外国武林高手纵横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chruda1972 发表于 2025-1-16 12:00
现有武侠作者凤歌的“昆仑”里有印度高手贺陀罗,他的拿手本事:湿婆军荼利,是梵文名,是一种出自天竺的 ...

       谢谢!很全面,需要时间消化,迟点再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鲁速 发表于 2025-1-16 10:51
山中老人在《倚天屠龙记》的中国名字叫霍山。霍山有师兄弟三人,尼若牟成为摩尼教主亲信,给了霍山一个职 ...

        “山中老人”是个广泛的名词,不是某个具体人。
   这种说法来源于马克·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2: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梦幻之巅 迷幻文学集萃》, I S B N:978-7-305-21758-6,此书第109页收录了马克·波罗的“山中老人”。
        马克·波罗笔下,把阿拉穆特堡总部的主人称呼为山中老人。
        阿拉穆特(Alamut)堡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腹地的一片高耸的山崖上,此地海拔高,四周峡谷环绕,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蜿蜒小道可通山顶,因其险峻,也被称作“鹰堡”。

       Alamut堡最早被哈桑·萨巴赫选做传教基地。
       其早期在波斯各地游历传教时,注意到地理位置独特地区居民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未完全臣服于来自波斯内地的统治。以此选择Alamut堡。
       以后哈桑·萨巴赫的接班人都以Alamut堡为核心,不只哈桑·萨巴赫,其他接班后成为阿拉穆特堡总部最高领袖的,都被称呼为山中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2: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1-16 12:34 编辑

       阿萨辛派本名尼扎里派,也叫尼查里派。
       尼扎里的词源如下:

       哈桑·萨巴赫(Hasan-i Sabbah)原来的教派是什叶派支派之一的伊斯玛仪派
       公元10世纪初,随着阿拔斯帝国日渐衰微,巴格达的哈里发大权旁落,伊斯玛仪派隐遁伊玛目以马赫迪的名义出现,在北非称哈里发,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由于他们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后裔,因此被称为法蒂玛王朝,并盛极一时。

      法蒂玛王朝后期,其哈里发和巴格达的所谓正统哈里发一样,成了军事独裁者的傀儡。
      1094年,哈里发穆斯坦斯尔去世时指定了他的长子尼扎尔为继承人,但是军事寡头却选择尼扎尔的弟弟继任。
      尼扎尔逃往亚历山大,并在那里举起了义旗,被打败后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伊斯玛仪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

      哈桑·萨巴赫(Hasan-i Sabbah)坚持效忠尼扎尔及其后裔,为了显示与原有伊斯玛仪派中“尼扎尔的弟弟一派”的区别,改称为尼扎里派
      (由尼扎尔转尼扎里要追踪到当地语言发音的原因)
      由于汉译的不同,现在多叫为尼查里派。

      阿萨辛派的阿萨辛(assassin)在现代英语词汇中意为暗杀,阿萨辛派即是暗杀派,是外人对尼扎里派的称呼。

      金庸可能将第一个“山中老人”当成所有的“山中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2: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尼扎里派不是谁都暗杀,其暗杀的都是特定的对象。
       另外,费达伊(Fedāʾī 或Fedāwī、Fedayee),意为敢死队、献身者,是指那些为他人或者特定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专指伊斯兰教世界中从属于一些宗教或者政治团体的献身者。特别是指阿拉穆特堡时期“山中老人”领导下尼扎里派教团中自我牺牲的年轻献身者。

       费达伊虽然也多指“山中老人”领导下的暗杀团,但也有“义侠”的意思,类似于中国的侠,费达伊的年轻人,也有帮助别人(行侠)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3: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原始的伊斯玛仪派的教义,于信徒而言,最高权威就是伊玛目,最接近权威的是伊玛目委派的代表——“胡加”,即证据、证明,
       “胡加”是伊玛目与人之间的纽带;
       名词“达瓦”代表宣传玛仪派教义的行动,“胡加”也是“达瓦”行动的领导人。

       哈桑·萨巴赫统治Alamut堡35年,对外从不自称为伊玛目,仅仅自称为伊玛目委派的代表,并以“胡加”身份宣传尼扎里派教义。

       外界对哈桑·萨巴赫(Hasan-i Sabbah)有不实之词,例如声称“哈桑·萨巴赫以吸食大麻和美女为诱惑手段培训暗杀团”;
       实际上,哈桑·萨巴赫对费达伊的培训,更多是精神力量的灌输(参考历史上中东其他教派的精神灌输);
       教徒没有选择伊玛目的权力,也没有对教义和律法的真实性作出判决的权力。真主指定的伊玛目才是真正的伊玛目;
       其他号称伊玛目的都是篡权者,其追随者是罪人。(这也是哈桑·萨巴赫对外从不自称为伊玛目的原因)

       哈桑·萨巴赫是个献身于宗教者,其以身作则,一直过着苦行的生活。据说进入阿拉穆特堡之后,他终生只走出过自己居住的房子两次。
       教徒见到他时,他总是在房中阅读书籍,撰写宣教词。

       哈桑·萨巴赫从小聪明透顶,精通几何、算术、天文学。
       因此,费达伊们对其充满崇拜。
       怎么能想象他以吸食大麻和美女为诱惑手段培训暗杀团?
       他一直以严格实施基本的伊斯兰教法规范教徒,哈桑·萨巴赫的一个儿子因为饮酒、因为违反教法被他处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4: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桑·萨巴赫大约出生于1055年,去世于1124年去世,他作为第一个“山中老人”统治Alamut堡35年时,处于阿拔斯王朝时代。
       阿拔斯王朝(Abbasid Dynasty)为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古代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于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后于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灭。
       哈桑·萨巴赫组织的暗杀行动,主要用于面向对尼扎里派生存构成重大威胁者。
       当时阿拔斯王朝主要由塞尔柱人掌控。

       最早的暗杀对象,是掌控阿拔斯朝廷的塞尔柱人宰相尼扎姆·穆尔克,此人掌控朝廷长达20余年,多次准备根除尼扎里派。
       哈桑·萨巴赫派出费达伊成员乔装成一名苏非修炼者,侵入穆尔克乘坐的轿辇后面将其刺杀。成功后,费达伊成员陆续将附和尼扎姆·穆尔克铲除尼扎里派行动计划的贵族和官员。
       当费达伊成员将公开谴责尼扎里派信条的宗教领袖也暗杀时,世界为之侧目。

       但哈桑·萨巴赫是明智的,其并非滥杀无辜,他信奉敌人的敌人之朋友,帮助潜在的朋友、暗杀其政敌。
       宰相尼扎姆·穆尔克死后,继承者是塞尔柱苏丹伯克亚茹克,其敌人是同父异母兄弟穆罕默德·塔帕尔。
      哈桑·萨巴赫随后组织多次暗杀,对象是穆罕默德·塔帕尔的支持者,因为伯克亚茹克容许尼扎里派生存,如果被穆罕默德·塔帕尔夺位,
      会使得尼扎里派由于伯克亚茹克得到的难得生存与发展权,回到原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0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的小说,除了《鹿鼎记》可找到纯粹的外国人之外,还可找到中原侠客在外国的情节。
      由于“武侠作品中的外国”专指外国,主体未必是外国人(外国人归结于会武功者),因此,下面探讨金庸小说中,中原侠客在外国,
      在《倚天屠龙记》一书第六章“浮槎北溟海茫茫”中,殷素素、张翠山与金毛狮王谢逊同舟海上漂流。金庸写道:

      便在此时,眼前一亮,北方映出一片奇异莫可名状的光彩,无数奇丽绝伦的光色,在黑暗中忽伸忽缩,大片橙黄之中夹着丝丝淡紫,忽而紫色愈深愈长,紫色之中,迸射出一条条金光、蓝光、绿光、红光。谢逊一惊之下,“咦”的一声惊呼,松手放开了殷素素。张翠山也觉得手掌上的压力陡然减轻。
      谢逊背负双手,走到冰山北侧,凝目望着这片变幻的光彩。原来他三人顺水飘流,此时已近北极,这片光彩,便是北极奇特的北极光了。
      中国之人,当时从来无人得见。张翠山挽住殷素素,两人心中兀自怦怦乱跳。这一晚谢逊凝望北极奇光,不再有何动静。次晨光彩渐隐,谢逊也已清醒,不知是否忘记了昨晚自己曾经发狂,言语举止,甚是温文。

□□□□□□

      金庸明确写到,三人到了北极,看到北极光,“中国之人,当时从来无人得见。”
      后面写三人到了冰火岛,根据冰火岛的特征(荒岛上有未喷发的火山且处于北海冰川中),有人认为冰火岛就是北极圈附近的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中的一个小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07: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2-4 08:04 编辑

      国外某些海岛的命名是以发现者姓名命名的,或者由发现者命名之。
      阿留申群岛中安德烈亚诺夫群岛(Andreanof Islands),有个海岛可匹配冰火岛。
      该岛由英国航海家詹姆斯·科克(James Cook)发现,名之为卡纳加岛(Kanaga Island)。
      卡纳加岛长48公里,宽6.5至13公里,北端有个卡纳加火山。
      詹姆斯·科克发现该岛的时间是1778年,是清朝乾隆四十三年。
      虽然《倚天屠龙记》的故事背景一般认为是在元末明初,比乾隆四十三年早。
      但另一则历史记载,弥补了缺陷。

      历史记载,仅比詹姆斯·科克稍后上岛的探险家们,发现此岛上虽然无人居住,但是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痕迹不是詹姆斯·科克留下的。
      是不是殷素素、张翠山与谢逊留下的?
      是不是殷素素、张翠山与谢逊最早发现了卡纳加岛?

      或者,殷素素、张翠山与谢逊没有发现了卡纳加岛,却发现了旁边的另一个“冰火岛”,有人认为,应该将殷素素、张翠山与谢逊发现的海岛命名为张无忌岛。
      也有人认为,张无忌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就是冰火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07: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内蒙古属于中国,外蒙古在民国时期一度也属于中国,但现在已经不是。
     假如按照现在的版图,可以讨论外蒙古的武林高手,也可以讨论武侠小说对外蒙古的描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4-27 01:13 , Processed in 0.0338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