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剧本小说《掌门人之死》疑似为古龙亲撰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为电影创作的,古龙增加了一些“幽默”的描写:

  茅瑛下楼,发现金老四倒在“池”的画像前,地上有血。

  她一惊,赶出去。

  金并未死,只不过已烂醉如泥。

  地上的血,只不过是酒汁。

  茅又好气,又好笑,正想将金摇醒。

  □□□□□□

  此情节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

  来自发表《掌门人之死》的前五个月,古龙连载七种武器的《碧玉刀》中:

  黄金杯中,盛满了鲜红的酒

  段玉微笑着,接过了这杯酒。

  他的笑容突然冻结,一双手也突然僵硬。

  杯中盛的竟不是酒,是血

  鲜红的血!

  ×××

  “叮”的,金杯落地。

  鲜血溅出。

  铁水怒声说道:“敬酒不喝,你莫非要喝罚酒?”

  段玉没有开口,只是垂着头,看着鲜红的血,慢慢的流过碧绿的草地。

  卢九动容道:“这不是酒,是血!”

  □□□□□□

  这一章回的标题,就叫《血酒》。

  推测古龙从“酒化为血”逆推为“疑血实酒”的幽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6_16  《掌门人之死》第十六节的相关度分析

  第十六节仅79个字(含标点符号),其中有一处景物与兵器(刀)的描写:

  “清晨的阳光正照在床上的一把武士刀上,刀也在闪着光。”

  在《大人物》中有类似的景物与兵器描写:

  刀锋在烈日下闪着光,少年在烈日下流着汗,汗已湿透了他那身黑绸子的衣裳。

  还有《边城浪子》中类似描写:

  这孩子今日若不死,他日长大之后,岂非也要变得和傅红雪一样!

  这些问题有谁能解释?

  鬼头刀在太阳下闪着光。

  □□□□□□

  至于刀之外的兵器“在太阳下闪着光”,在古龙作品中出现更好(情节安排、小说的不同,需要多种兵器,未必是刀)。

  就同在《边城浪子》中,便可看到文字:

  路小佳懒洋洋地站在路中央,他的剑也在太阳下闪着光。

  □□□□□□

  古龙一直注意阳光照射(刀等)兵器的反光、阳光照射这些细节。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后天,就在这里,就在这夕阳西下的时候,李寻欢和上官金虹之间所有的恩怨都将了结。

  那也许就是武林中有史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战!”

  古龙描写了李寻欢与上官金虹决定的前夕:

  孙小红忍不住悄悄问道:“他站在这里发呆,又是为了什么呢?”

  孙老先生沉吟着,道:“后天他来的时候,上官金虹必定已先到了。”

  孙小红道:“怎见得?”

  孙老先生道:“因为先来的人,就有权先占据最佳地势,上官金虹当然不肯错过这机会。”

  孙小红道:“那么,李寻欢为什么不跟他争先?”

  孙老先生叹道:“也许他从不愿和别人争先,也许……他还有别的用意。”

  他忽然笑了笑,接着道:“小李探花并不是个普通人,他的用意,有时连我都猜不透。”

  孙小红眨着眼道:“以我看来,这里所有的地方都差不多……我实在看不出最佳地势在哪里。”

  孙老先生道:“就在现在他站着的地方。”

  孙小红道:“他站的这地方和别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孙老先生道:“上官金虹站在这里,李寻欢势必要在他对面。”

  孙小红道:“嗯。”

  孙老先生道:“决斗的时候,正是太阳下山的时候……”

  孙小红抢着道:“我明白了,夕阳往这边照过去,站在那边的人,难免被阳光刺着眼珠,只要他眼睛一刹那看不见,就给了对方杀他的机会。”

  孙老先生叹道:“正是如此。”

  孙小红道:“上官金虹既然一定会站在这地方,他站在这里干什么?”

  孙老先生道:“他站在这里,才能发现这地方有什么弱点,才能决定自己要站在什么地方。”

  他接着又道:“你看,夕阳照在枯林上,也有闪光,因为枯枝上已有秋霜,所以站在这里的人,眼睛也有被闪光刺着的时候。”

  这时李寻欢已走到对面一株树下。

  孙小红的目光不由自主跟着他瞧了过去,忽然觉得一阵光芒刺眼——那棵树上的积霜显然最多,折光的角度也最好,所以反光也就强烈。

  □□□□□□

  当剧本小说拍摄成电影时,“清晨的阳光正照在床上的一把武士刀上,刀也在闪着光。”这些细节,便可充实电影的内容。

  武士刀反射阳光,也可以刺伤对手的眼睛,影响实力相近之两大高手的决战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6_17  《掌门人之死》第十七节的相关度分析

  第十七节仅50个字(含标点符号)。其中描述主体行为特征的关键词为“并肩而入”。

  “并肩而入”是古龙早期作品的常用词。

  如《苍穹神剑》“第二十四回丸落风雨,掌起阴煞;仇迹乍明,战讯初传”有

  熊倜正在考虑这许多问题,突然院门中走进来玄冠羽衣的飞鹤子,还有一老一少两位衲衣和尚,并肩而入

  □□□□□□

  已经到了《苍穹神剑》第二十四回,基本上是古龙亲笔。

  又如1962年10月,春秋出版《护花铃》中:

  “四重门户,大小不一。龙飞进来的这重门户最小,两人便难并肩而入

  □□□□□□

  第十七节仅两个短行,接着是中等程度的行:

  “茅看见他,又看了看黄,脸上又露出了很奇怪的表情。”

  “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是古龙1973年底之前作品,经常使用的句子。

  从1960年初版的《剑毒梅香》,便有类似的描写:

  苏蕙芷对这一幕绝顶武功表演丝毫不觉,满含的泪眼不时偷看吴凌风一下,脸上现出一种奇怪的表情,真不知是悲是惊。

  到1960年连载且初版的《湘妃剑》,有大量关于“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的描写,例如:

  “是以巴山剑客此刻所站的地势,是汪氏昆仲不回身绝难看到的,而青萍剑一抬头,却正好看他带着一脸奇怪的表情,站在河朔双剑的身后,他方自觉得有些奇怪。”

  又如:

  那女子笑道:“你们也是接到了‘黑蛇令’吧?”面上露出一个极为奇怪的表情

  而这种某人看了别人,“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的描写,在后期作品更多,以《边城浪子》为例,有:

  傅红雪慢慢地转过头,目光终于从刀上移向叶开的脸,眼睛里带着种很奇怪的表情

  ……

  马芳铃也看见了他,脸上立刻露出很奇怪的表情,似乎正在考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跟他打招呼。

  ……

  路小佳看着他(注:指傅红雪),脸上带着很奇怪的表情

  ……

  这个人的脸上带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倒在地上的傅红雪,谁也分辨不出,这种表情是悲愤,是仇恨?是愉快,还是痛苦?……

  ……

  傅红雪还在看着她(注:指丁灵琳),眼睛里突又露出种很奇怪的表情

  有太多例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列出了《掌门人之死》前十七节的文字细节与古龙发表《掌门人之死》之前作品的相关度分析。
      下面借助概率工具作数学的定量分析。

      单纯以第一节、第二节论之,已经有极大的可能是古龙亲撰,但为了妥当起见,依然假设有很小的概率是其他作家所撰。
      降到很低很低的水平,可认为《掌门人之死》第一节为“古龙亲撰”的概率为50%。
      50%的概率“低”到什么程度呢?
      到一个新星球,猜测某未知物质是“生物”还是“死物(非生物)”,两者必居其一,瞎猜被猜中的概率是50%。
      科幻电影中出现一个有湖泊的星球,猜测该星球是地球,还是非地球?只依靠瞎猜,被猜中的概率也是是50%。
      认为《掌门人之死》第一节为“古龙亲撰”的概率为50%,则第一节“非古龙亲撰”的概率为50%。

      不妨假设第一节“非古龙亲撰”概率为50%,第二节“非古龙亲撰”概率为50%,第三节“非古龙亲撰”概率为50%,……第十七节“非古龙亲撰”概率为50%;
      前十七节“非古龙亲撰”体现为乘积概率,即前十七节“非古龙亲撰”的概率为50%乘以50%乘以50%.......乘以50%,计算结果的实数值为0.0000076294。
      因此,前十七节“古龙亲撰”的概率=1-0.0000076294=0.9999923706。
      也即是99.99923706%

      领一个亲生子女去做“亲子鉴定”,DNA亲子鉴定报告,也不可能显示为100%,有些显示为99.99%,有些说见过99.999%。
      按照对“亲子鉴定”显示结果的判断原则,等于或高于99.99%,就是亲生子女。99.999%必定是无争议的。
      99.99923706%,远比99.99%为高,比99.999%也高。

      小说前十七节,原著作者与署名作者,如果匹配概率远高于99.99%,达到99.99923706%,意味着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门人之死》第十八节,文字较少,内容主要为配合剧本小说的“悬疑”、推理而作,将归结为故事总结构的匹配度,一起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6_19  《掌门人之死》第十九节的相关度分析

  第十九节内容主要结合描述“外国武道流派”,相关分析已经上移到§14中,不再重复指出。

  第十九节中为配合师父去世、徒弟见遗容的情节,使用了一处景物描写:

  “外面浓荫满院,寂无人声。”

  也成为第十九节的关键句。

  最接近《掌门人之死》此关键句的古龙此阶段作品,首先在《多情环》,文字为:

  萧少英又笑了。

  后面的一重院子里,浓荫满院,仿佛比郭玉娘住的地方还幽静

  □□□□□□

  其中“比郭玉娘住的地方还幽静”对应于“寂无人声”

  最接近《掌门人之死》此关键句,其次在《名剑风流》,文字为:

  院子里浓荫满地,亦是悄无人迹,就连方才将俞佩玉带来的两条大汉,此刻都不知到哪里去了。

  □□□□□□

  “悄无人迹”对应于“寂无人声”。

  古龙不少作品中经常有“浓荫满院,寂无人声。”的空灵描述。

  ——如此美妙的意境,令人想起胡金铨执导电影的《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

  “寂无人声”也是古龙此阶段作品的高频词。

  例如《浣花洗剑录》中的:

  方宝儿心里又何尝不在砰砰地直跳。只见小公主拔起个木栓,托起块木板,上面果然有一线天光射了下来。两人蹑手蹑足走了出去,只见那船舱竟是十分宽阔,布置得也极华丽,静悄悄的寂无人声
      ......

  四下寂无人声,唯有轻轻的啜泣。

  ……

  夜已深,客栈中小院寂无人声

  ……

  但半掩的柴扉中却寂无人声

  □□□□□□

  还有《武林外史》中的:

  穿过大厅,再走曲廊,又是一重院落,院中寂无人声

  与《名剑风流》中的:

  竹篱半掩,檐下的红泥小火炉上,药已半沸,一只黑猫懒洋洋地伏在火炉旁取暖,四下寂无人声

  还有《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

  四野静寂,寂无人声

      ......

  树林里寂无人声,过了半晌,才慢慢地走出一个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此阶段作品也使用与“浓荫满院”甚接近的“浓荫满窗”。      

  在《浣花洗剑录》中有:

  伏在假山后,自木叶修竹间望出去,四面的梧桐树下有数间精舍,绿板朱栏,浓荫满窗

  □□□□□□

  而在《绝代双骄》还有:

  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四面花香鸟语,浓荫满窗

  □□□□□□

  在第十九节中描述主体行为特征的关键词为“双目如火”。

  “双目如火”也在古龙六十年代作品中经常出现。

  例如1961年《月异星邪》中有:

  他双目如火,狠狠瞪着冷笑不绝的卓长卿,就像是一只刚从河里捞起来的比目肥鱼一样。

  在1963年《大旗英雄传》中有:

  铁中棠只见她乱发飘飞,双目如火,看来当真有如恶魔一般,张牙舞爪地扑向自己,心头一凛间,两条挟带劲风的竹杖,已闪电般划向他胸膛。

  在1966年《绝代双骄》中还有:

  沈轻虹身形已算十分瘦小,但此刻当先走出的一人,却比沈轻虹还瘦,身上穿着件金光闪闪的袍子,脸上凸颧尖腮,双目如火,笑起来嘴角几乎直裂到耳根,此人若还有二三分像人,便也七分是猴子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节、第二十一节之文字极少。将结合进叙事结构,一起分析。

       第二十二节主要配合外国武道流派展示,例如“伊贺忍者”,相关性分析已经上调到§14 论及,不再赘述

      第二十三节中,隐藏了一个古龙式的“彩单”。
      其中提到一家珠宝店,店名为“春和坊”,不排除古龙根据一个对联的故事衍创的。古龙作品,间歇会安排一个“对联”,甚至将佛经句子改造成对联。
      并参考古龙的著名对联故事“冰比冰水冰”

      故事中清朝的一个皇帝(一般认为是乾隆),在群臣的相伴下登上泰山的祭祀岱庙,刚好庙前就有以一戏班在演出《西厢记》,皇帝由此得到上联:“东岳庙,唱西厢,南腔北调diào。”另群臣作下联,当时跟随的群臣无法应对。
      后来,某个聪明人,做出下联: “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cáng。”

    (作者未必是纪晓岚,推断为某个住在春和坊附近,或者恰好路过“春和坊”布庄的大臣)
    (此联讲究平仄,应有一定的史实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6_24   《掌门人之死》第二十四节的相关度分析

  从第二十节开始,《掌门人之死》中文字更加着意于悬疑、推理细节的刻画,为形成独具一格的侦探武侠电影作铺垫。

  到了第二十四节,出现如下的详细文字:

  金老四倒在灵堂前,又倒在他早上同样的地方。

  甚至连姿势都一样——地上也有血。

  茅皱眉:“难道他又醉了?”

  这次他没有醉,他已死了,看样子好像是自杀的,刀还在自己手里。

  “他是不是畏罪自杀了?”

  □□□□□□

  经历了误将酒看成血的幽默之后,这次看到了“血”却是真的,而金老四也死了。做出“自杀”的样子。

  在古龙作品的悬疑类情节或悬疑侦探类武侠小说中,经常有死者被真凶布置为“自杀”的样子。

  读者笔下逐步作案情分析、探究真正的凶手。

  在第二十四节接着这样写道:

  “黄慢慢的扳开金老四紧握着的手,就发现他手里除了紧握着那鸡心外,还有一块衣襟。”

  这些细节再次令人想起古龙悬疑、推理类小说的情节。

  以《边城浪子》为例。古龙写道:

  飞天蜘蛛紧紧的握着的双拳已松开,手指弯曲而僵硬。

  马空群站在棺材旁,目光炯炯,盯着这双手。

  他既不看这死人扭曲变形的脸,也不看那嘴角凝结了的血渍,只是盯着这双手。

  所以每个人都在盯着这双手。

  马空群忽然道:“你们看出了什么?”

  花满天和云在天对望了一眼,沉默着。

  公孙断道:“这只不过是双死人的手,和别的死人并没有什么地方不同。”

  马空群道:“有。”

  公孙断道:“有什么不同?”

  马空群道:“这双手本来握得很紧,后来才被人扳开来的。”

  公孙断道:“你看得出?”

  马空群道:“死人的骨头和血已冷硬,想扳开死人的手并不容易,所以他的手指才会这样子扭曲,而且上面还有伤痕。”

  公孙断道:“也许是他临死前受的伤。”

  马空群道:“绝不是。”

  公孙断道:“为什么?”

  马空群道:“因为若是生前受的伤,伤口一定有血渍,只有死了很久的人才不会流血。”

  □□□□□□

  马空群发现飞天蜘蛛“本来握得很紧”的双手,已经“被人扳开”,怀疑重要的证物被拿走。文字如下:

  马空群沉声道:“下次你最好记得,死人能告诉你的事,也许比活人还多,而且也远比活人可靠。”

  云在天道:“是。”

  马空群道:“他这双手里,必定紧握着样东西,这样东西必定是个很重要的线索,说不定就是他从凶手身上抓下来的,当时你若找出了这样东西,现在我们说不定就已知道凶手是谁了。”

  □□□□□□

  马空群猜得不错,之前已经被叶开“扳开”后拿走证物。文字如下:

  被杀的是慕容明珠,和他手下的八个少年剑客。慕容明珠的剑已出鞘,但这八个人却剑都没有拔出,就已遭毒手。

  叶开叹了口气,喃喃道:“好快的出手,好毒辣的出手!”

  若非杀人的专家,又怎么有如此快而毒辣的出手。

  傅红雪握紧双手,仿佛又开始激动,他好像很怕看见死人和血腥。

  叶开却不在乎。

  他忽然从身上拿出一块碎布,碎布上还连着个钮扣。

  这块碎布正和慕容明珠身上的衣服同样质料,钮扣的形式也完全一样。

  叶开长长叹了口气,道:“果然是他。”

  傅红雪皱了皱眉,显然不懂。

  叶开道:“这块碎布,是我从飞天蜘蛛手里拿出来的,他至死还紧紧握着这块布。”

  傅红雪道:“为什么?”

  叶开道:“因为慕容明珠就是杀他的凶手!他要将这秘密告诉别人知道。”

  □□□□□□

  不难发现,古龙准备将《边城浪子》中这些精彩情节,移植到《掌门人之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掌门人之死》第二十四节最后的三行字是:

  黄慢慢的扳开金老四紧握着的手,就发现他手里除了紧握着那鸡心外,还有一块衣襟。

  麻布孝衣的衣襟。

  “这鸡心难道是他从别人身上抢下来的?”

  □□□□□□

  理解“鸡心”要回顾晚清民初的历史。

  晚清民初时期,鸡心款式首饰风靡一时,其中尤以Heart Locket为代表。这款西方舶来品深受东方女性喜爱,其特色在于盒坠设计,可巧妙打开,内藏照片或珍品。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款首饰广受追捧,甚至在辛亥革命后的女子刊物中,也常提及当时女性流行的首饰中包含金鸡心,指的就是这种别致的相盒吊坠。

  这条鸡心相盒项链以22K黄金精心打造,其上的鸡心部分采用薄意雕工艺,细腻地錾刻出山水与帆船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象征着远山近水间的航程,更寓意着扬帆起航与一帆风顺的美好愿望。尽管工匠们只是以简单的錾刻来表现,却充分展现了中国书画的写意之美,将金属工艺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古龙将金“鸡心”写进小说,在《欢乐英雄》中有:

  金子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郭大路怀里掉下来的。

  他正开始翻第六个跟斗,正在头朝下,脚朝上的时候,这金子就从他怀里掉了下来。“当”的,掉在他面前。

  金子掉在地上,会发出“当”的一声,就表示这金子很重。

  这的确是根很粗的金链子,上面还有个金鸡心

  这金鸡心至少比真的鸡心大一倍。

  □□□□□□

  燕七很有经验,活剥皮的当票他已看过很多。

  “破旧金链子一条,破旧金鸡心一枚,共重七两九钱。押纹银五十两。

  明明是全新的东西,一到了当铺里,也会变得又破又旧。

  □□□□□□

  在晚清、民初,略有钱的普通人即使买不起金“鸡心”,也买得起鸡心型吊坠(形状如♥),一般可以打开,在里面可以放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相片。

  这就是《掌门人之死》第二十四节中的“鸡心”,之前文字“茅又发现金手里有个鸡心,里面有张人像,”这种“里面有张人像”的“鸡心”,就是鸡心型吊坠,也叫“桃心”。

  古龙的《欢乐英雄》是古代背景,还没有照相机和相片,不可能藏心爱之人的相片。

  但古龙的金“鸡心”,同样有凄楚欲绝的爱情故事。文字如下:

  她答应嫁给他,除了他之外,谁都不嫁。

  他们甚至已决定了婚期。

  可是在他们婚期的前一天,她已先嫁了,嫁给了别人。

  她出卖了郭大路所给她的一切,跟着那人私奔了。

  这条金链子就是她给他的订情之物

  (注:古龙在书中已写了——“这的确是根很粗的金链子,上面还有个金鸡心。”)

  也是她给他的惟一的一样东西。

  □□□□□□

  所以《掌门人之死》第二十四节的“鸡心”——“茅又发现金手里有个鸡心,里面有张人像,”要对照前文解读。其中可能也包含一个更深入的故事,杂志给的版面小,作品只能在以后写成剧本时,才可以扩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11-20 06:56 , Processed in 0.0383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