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4-8 16:42 编辑
先金梁期_香港武侠作家“大圈地胆”作品信息简表
笔者早期曾经整理过电影资料,顺便考证港式语言的产生以及在内地的传播。 例如,“表叔”、“表姐”这组港式语言,由于郑裕玲、张坚庭的港产“表姐”系列电影,一度很流行,“表姐”由“表叔”而来,而“表叔”源于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的“我家的表叔数也数不清”。 而“富贵逼人”一词则因肥肥主演、李丽珍参演的“富贵逼人”系列,而兴起。 与黄鹰有渊源的萧若元、麦当雄的“省港旗兵”电影系列,更催生不少新名词。许多人忘记流行词,不过对电影中曾志伟偷吃老虎屎一段印象深刻。
由香港动作片带来的专有名词“大圈”,流传更广,甚至有同好在北方,也提及“大圈”的流行语。“大圈”本来带有少量贬义,但有人以此为荣,甚至发现了一个“大圈出版社”! 当时查了大圈出版社出版的书,居然有“烂头何”系列,刚好笔者收集了邵氏的“烂头何”电影,VCD\DVD等, 发现烂头何系列的作者竟然叫大圈地胆,以前香港人有名人“沙胆超”之类,大圈地胆估计是“大圈”+“沙胆”。 因此,也注意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类别。
后来询问了接近罗斌环球集体的老前辈,得知大圈地胆本名是黄健,这个名比较健康,问老前辈为何黄健要起名大圈地胆,老前辈笑而不语。 更后笔者才知道,“地胆”的意思与“沙胆”不同。
有趣的是,大圈地胆的“烂头何”系列,最初是发表在香港的《红绿晚报》。 现在不少人在挽留武侠读者,友人转了一些谈及“烂头何”的网文,其中提到大圈地胆的文章发表在《红绿日报》。 不过笔者记得当时“烂头何”系列是发表在《红绿晚报》,是否香港还有曾经刊登“烂头何”的《红绿日报》?不得而知。
提及此事,主要是“红绿”不仅是香港的专用名词,也是广府话的专用名词。如果某个职业的从业人员良秀不分,就有“红绿”+“(职业名词)”的说法。 因此,黄健的贡献,也包括对港式语言“大圈”、“红绿”和“地胆”的流行与传播,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
黄健(大圈地胆)小说初载初版信息简表Ver2.2,见第5~第8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