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回复: 23

[连载] 还珠楼主往事Ⅵ:术数之学.《渊海子平》.统计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0 07: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0 11:52 编辑

还珠楼主往事:术数之学.《渊海子平》.统计优势


       还珠楼主在波谲云诡的民国,明察秋毫,抗日战争期间,拒绝与周大文们合作,不愿在北平的日伪机构任职,为逃避周作人主办报纸的不断邀稿,宁肯在上海的亭子间挂笔卖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避在军事机构兼并后的报纸连载,也不在军政机构任职,宁肯继续“煮字疗饥”,在利益面前,婉拒了成为合作公司的股东。为1950年以后得“身无重负”奠定了基础。
      所有这些,基础是有个读者未必很了解的绝活——还珠楼主精于术数之学。

      关于术数之学,并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所信奉,在惶恐中、困无所依中,求教于街头的占卜者。实际上,民国的军政要人,也很信奉术数之学。举一例。


      1937 年7 月27 日,日寇准备占领北平,飞机不断轰炸,还珠楼主的前上司宋哲元将军时任平津卫戍司令,决意抵抗日寇。宋哲元国学基础雄厚,曾经在还珠楼主等协助下编过《四书新编》,也请时在北平的大学者为北平命运把脉。
      此时最著名的学者包括吴宓、陈寅恪,均暂留在北平。
      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吴宓,以《周易》占卜,得“解”卦,其辞为:“利西南,无所往也,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卦文为:“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吴宓感到此卦不好理解,更重要是占的是北平命运,北平曾经是北洋政府的首都(北京),在汇报之前,打电话请教了“大师之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并未马上回答,在电话那边不知是查资料还是再占一卦。
      不久之后,陈寅恪打电话给吴宓:“此乃吉卦”。
      虽然卦辞中“西南”不能作中国区域解,但一些追踪过这段历史者,认为吴宓此卦辞中之“西南”,与后来国民政府搬迁西南定陪都重庆,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西南与重庆,不无关系。
    (有一说法,陈寅恪在电话那边再占一卦,得得“晋”卦之六二,释辞亦吉,两卦结合,判为吉卦。)



□□□□□□
□□□□□□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7: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之术数学绝活,不是蜀山大系的热心读者杜撰的,而是也被日寇抓进北平沙滩红楼的张君秋回忆的,并被安志强写进《张君秋传》。

       张君秋回忆的这绝活,不是孤例,有物证。
       1935年6月2日的《天风报》,刊载了不知轻重斋主、思齐轩主给还珠楼主的信件,其中有“我们神秘的楼主啊,你便是吾们注意的对象了。.....掐指一算,便知休咎祸福,鬼神吃惊,还有编的剧本.....够了,这就够人钦慕的了。”
       就是称赞其绝活“掐指一算,便知休咎祸福”。

      《张君秋传》全书324页,I S B N号为7-5434-2824-5。
       其中第170页写道:

      李寿民无可奈何,苦笑着说:“行,行!你别急,我先给你占一卦,看看你这出戏演得成演不成。你先报个时辰吧!”
      张君秋一听李寿民会算卦,忙不迭报了个时辰——“丑时”。
      李寿民掐指一算,望着张君秋,嘴里念念有词,然后满有把握地说;“准能出去!”
      张君秋将信将疑,囫囵个身子,在牢里迷迷糊糊地挨了一宵。

      第二天又挨了一个白天,也不见提他过堂,一直挨到天傍晚,牢门打开,进来一个二鬼子,叫道:“谁是张君秋?”
      张君秋站了起来,李寿民望着他,两只眼睛兴奋地冒光。
      真的要放我出去吗?张君秋简直不敢相信,李寿民的卦怎么就这么准呀!

      相信科学不相信“掐指一算”者,对此的观感是,此例准,不知下例如何。
      但从张君秋转述、安志强写进《张君秋传》的“李寿民望着他,两只眼睛兴奋地冒光”看出,李寿民对其“掐指一算”是充满信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7: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0 11:53 编辑

       问题来了。吾等知道还珠楼主书法、戏剧、菜谱、小说均佳,但其何时开始钻研“掐指一算”呢?
       相关的记载,要从唐鲁孙发表于1982年6月20日《民生报》副刊的文章开始。
       唐鲁孙,生于1908年,卒于1985年,为前清宗室人士,满族镶红旗人,他塔拉氏,珍妃、瑾妃的堂侄孙。
       唐鲁孙是知名的掌故名家、美食家,著作包括南北看系列(掌故类)、天下味(美食类)等。属于多产作家
      上世纪20年代,唐鲁孙办公地方在“北平西华门大街”,“各机关入夏季都改为上早衙门,午后是不办公的。我(唐鲁孙)吃过中饭散步,日正当中,暑炎灼肤,总是到中央图书馆看书。”
       因此,巧遇也经常在中央图书馆借书、看书的李寿民。引起唐鲁孙注意的是,李寿民坚持要“借阅一部小楼赠书中的《玄天九转道箓》,馆方颇感为难。”
       唐鲁孙助李寿民解了围,两人因而认识(唐为惜才之人,日后提携李,后述)

      《玄天九转道箓》和《青藏番族志》,曾经被誉为还珠楼主研究者,一直找不到的两本奇书。
       既然笔者已经找到《青藏番族志》(本名《青藏边界番族志》),并在《还珠楼主往事 Ⅱ:处女作品.失书下落.青海探险》中予以披露,那么对《玄天九转道箓》也不会空入宝山而归,只是相关文字太长、当时的字又写得潦草,居然有些字忘记是什么字,暂时押后再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7: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唐鲁孙所述,李寿民随身携带一部抄本《渊海子平》、没事就拿出来翻翻。
       关于《渊海子平》,有一个著名的传说。
       雷秉章,一直是李登辉身边不可须臾或缺的首席智囊,更是李登辉最倚重的资深行政幕僚。
       从省政府农林厅、“农复会”、“行政院”、“台北市政府”,一直到“总统府”,雷秉章年届七十余岁的雷秉章,正式卸下职务后,却沉迷于“以邮寄方式帮别人算命”,注意邮寄方式,即不见面。能长期这样做,说明有一定准确度。
       但雷秉章的主要工具,就是依靠《渊海子平》,雷秉章花了四五年时间,才看懂此书中的道理。
       下面就是,当年李寿民随身携带、后期雷秉章视为工具的《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的子平,是东海徐子平。
       徐子平,名居易,号东斋,北宋人,生平事迹不详,传闻他在五代末年与陈抟一起隐居华山,著有《徐氏珞子赋注》二卷。

      《渊海子平》的作者是宋代徐大升。徐大升即徐彦升,徐升。宋末钱塘人,即今浙江杭州人。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提要》称:“传宋有徐子平者,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故称子平,又云子平名居易,五季人。与麻衣道者,陈图南,吕洞宾,俱隐华山,盖异人也。”

      《渊海子平》是徐大升依据徐子平的论命成果,编著而成的,差不多是现存的早期全面无文字佚失的命理书籍。
        更早有有唐朝的《李虚中命书》,但参差不全,且很多为后世补充。
        其中,徐子平在李虚中的三柱法(年、月、日推算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四柱法(年、月、日、时推算法)。
        参考《张君秋传》第170页:
        李寿民……:“行,行!你别急,我先给你占一卦,……你先报个时辰吧!”
        张君秋一听李寿民会算卦,忙不迭报了个时辰——“丑时”。
        “丑时”就是第四柱。

点评

这里丑时虽然可以理解为第四柱,但更像是易理起卦。楼主出身易学世家,祖辈迭代都有易学研究论著。而《子平》系命学,是楼主后面才涉猎的,还有找关耐日给他批八字。   发表于 2024-12-12 12: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7: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0 11:54 编辑

      下为明朝崇祯刻本的《渊海子平》卷一,共68页。
       不知李寿民当年随身携带的,是否就是此本。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1页 .jpg
         
      图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1页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2页 .jpg

       图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2页

       如上图,上面有“崇祯七年”(即1634年)字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0 11:56 编辑

        .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3页[详细].jpg

       图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3页[详细]


       如上图,此版本不仅有编著人徐升名字,还有“钱塘”、“东斋”字样,与历史记录一致。
       另有增校人杨淙的名字,“清江”为地名(籍贯),“竹亭”为其号。

       以前学者曾经认为,“渊海子平一书,原明朝杨淙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编,由钦天监李钦增补,未署原著者”。
       可能是未找到此版本,正确应用是原作者徐子平,原编著者徐升,增校人杨淙。
      必须清楚徐升是宋朝人,杨淙只是明朝。
      “清江”此地名,不易分辨,根据杨淙为明朝人,结合历史地理: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于萧滩镇始建清江县。宋淳化三年(992)置临江军,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元改置临江路。明太祖癸卯年(1363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府治清江(在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辖清江、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

      因此,杨淙为明朝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人。

      亚洲著名大学图书馆,现还保存有晉郭璞撰、徐升注、杨淙校的同类书《玉照神應神經》。

      杨淙自己另有著作《星学正传》,又名《星学纲目正传》,全八册。其中不少为收录其他学者文章,应也为编著。
      杨淙另辑有《新刊大家通用古今翰墨文宗后集》八卷,卷首二卷,万历六年(1578)刻本。
      这些史迹互为印证,可确认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8: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李寿民随身携带、没事就拿出来翻翻的一部抄本《渊海子平》。”第一篇文章《论五行所生之始》(相当于总论)在明朝崇祯刻本的原刊。
      吾等看看李寿民当年研究的是什么?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3页《论五行所生之始》.jpg

      图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3页《论五行所生之始》


       植出文字如下:

       恭闻天地末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是名胚腪。日月星辰未生,阴阳寒暑未分也。
       在上则无雨露、无风云、无霜雪、无雷霆,不过杳合而冥冥。
       在下则无草木、无山川、无禽兽、无人民,不过昧昧而昏作。
       是时一气盘中结,于是太易生水 (未有气曰:太易),太初生火(有气未有体曰:太初),太始生木(有形未有质曰:太始),太素生金 (有质未有体曰:太素),太极生土(形本已异乃曰:太极)。  
      所以水数一,火数二,木数三,金数四,土数五。
      迨夫三元既极,混沌一判,胚腪乃分。清轻为天,重浊为地。二气相成,两仪既生,化而成天。
      其始也,或人形马喙,或人首蛇身。无嗜欲、无姓名、无邦国、无君臣。巢处穴居,任其风雨;亲疎同途,莫知其父子。五谷未植,饮血茹毛,其名荡荡,其乐陶陶。
      及其圣贤一出 (谓伏羲、神农、黄帝名),智愚两分,遂有君臣父子之分,礼乐衣冠之制。
      呜呼!大道废而奸诈生,妖怪出(是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始立天地之义。万物生焉,好① 诈并起,妖怪腾出)。

    (注①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此处为“好”字,若干版本为“奸”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8: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译为:
      听说天地尚未区别之时,到处浑浑沌沌,这种状况叫做混沌。乾坤未能分辨之时,到处朦朦胧胧,这种状况名为胚腪。那个时候,既没有日月星辰的存在,也没有阴阳寒暑的分别。
      在上没有雨露、没有风云、没有霜雪、没有雷霆,一切都浑浑噩噩,太迷茫、太幽暗, 模糊难辨。
      在下则没草木、没有山川、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人民,一切均朦朦胧胧,不明朗、不清晰,昏暗杂乱。
      到了一定时间,宇宙之间有一团灵气在盘结运行,于是从太易之中生出了水(尚未形成气态的虚空状态,叫太易),从太初之中生出了火(表现为气体状态还没有形体的虚空状态,叫太初),从太始之中生出了木(有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但无形成物质的虚空状态,叫太始),从太素之中生出了金(具备了物质但未成形的虚空状态,叫太素),从太极之中生出了土(形体都已具备且可分辨的,叫太极)
      因此,水对应数字一,火对应数字二,木对应数字三,金对应数字四,土对应数字五。

      这时候,天、地、人三元开始形成并区分,以前浑浑沌沌的状况初步可以区别,胚晖已开始分化为万物,那盘结运行的一团灵气,质地轻清的那一部分上升成为天,质地重浊的那一部分下降成为地。
      清、浊二气相辅相成,阴阳两仪也随之产生,既而化成了天(大自然)。
      这样初步形成世界最初的模样,人也是长得千奇百怪的,有的是人的身体马的嘴巴,有的是人的头颅蛇的身体。
      那吋候,人类还没有嗜好和欲望,没有姓名的称呼,没有邦国的概念,也没有君臣的分别。
      他们居住在巣穴里,承受风吹雨打,人与人之间没有亲近、疏远的观念,也没有父子尊卑的礼仪。
      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学会种植五谷杂粮,也不会用火,过着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坦荡自在,和睦安乐,不知道什么是忧愁。

      直到伏義、神农、黄帝这些圣贤出现,人与人之间有了智慧和愚昧的分别,于是有了君臣、父子等身份的区别,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也由此而诞生。
唉!平等自在的生活制度被废弃后,奸诈自然产生了,妖怪纷纷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天在子时开始,地在丑时开始,人在寅时开始,由此确立了天地的公理。此后,万物生长,诚实的和奸诈的同时出现,妖怪四处横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8: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渊海子平》的创新论述,将宇宙从混沌状态到天地开辟状态,分为五个层次或阶段,命名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太极
      并赋予五个阶段的产出——水、火、木、金、土;
      注意此五阶段产出是有序的,因此,徐子平给与对应的整数1、2、3、4、5。
      以前读“五行”,金木水火土是没有顺序之分的。
      读了《渊海子平》,才知道五行是从水开始,以土结束。
      这不是人类的宿命吗?

      十月怀胎,人都是在母亲的羊水中呼吸——所以我们本来都是会游泳的。
      最后,徐子平那时人的归宿是“尘归尘、土归土”——不管生前何等显赫最终都将归于一抔黄土、平等而终。

      也因为这些创新理论,徐子平在先人的二元论基础上,独创的五元论,二元论之阴阳,是没有顺序的,参考阴阳鱼。
      而徐子平的五元论,五元是有序的,与人的归宿更加贴近。
      这也是还珠楼主当年需要不断思索的原因。

点评

五元论不是独创,列子就有四元论了,唐以前应该就有五元论了。五行之序是从尚书洪范开始有的理念,是为先天五行。以后又有后天五行种种。  发表于 2024-12-12 1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4页《论天干地支所出》.jpg

       图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卷一第4页《论天干地支所出》

       植出文字如下:

       切以奸诈生,妖怪出,黄帝时有蚩尤神扰乱。当是之时,黄帝甚忧民之苦,遂战蚩尤于涿鹿之野(涿鹿,郡名),流血百里,不能治之(时帝始制干戈刀剑之器),黄帝于是斋戒筑壇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虎、已、康、辛、王、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成、亥)。
       帝乃将十干圆布象天形,十二支方布象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合光仰职门放之,然后乃能治也 (此十干、十二支之所出也)。
       自后有大挠氏,为后人忧之曰:嗟呼!黄帝乃圣人,尚不能治其恶煞,万一后世见灾被苦,将何奈乎!遂将十干①、十二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云。

     (注①        :明朝崇祯刻本《渊海子平》此处多印一个“干”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2-23 00:37 , Processed in 0.0512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