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2|回复: 29

[原创] 辨古迹_古龙作品对郑证因小说的继承与焕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4-4 20:10 编辑

清明祭_古龙作品对郑证因小说的继承与焕新


       古龙的散文谈及民国作家对其影响,涵盖(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王度庐等,但同时以连环画和小说影响古龙的作家,也就是郑证因。
       前帖《立春颂__古龙幼时看过的民国武侠连环画寻踪》,言及古龙看过郑证因《鹰爪王》改编的连环画(小人书),而郑证因武侠小说从《鹰爪王》开始,对古龙的影响,后面将展开。
       而古龙对于民国作家的精华,不仅是继承,更多是焕新,而潜移默化之下的创新,时有发现。如兵器观。


      清明将至,今年是郑证因驾鹤西去65周年、古龙驾鹤西去40周年。
      借此帖,纪念郑证因的武侠贡献,纪念古龙的武侠焕新和武侠创新。



□□□□□□
□□□□□□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讨论古龙对民国作家郑证因精华的继承。
      由于少林、武当等大门派,从民国开始已经被写得太多,古龙力求写江湖的另类门派,例如东海派、南海派,尤其是,古龙以“白云城”别开生面。
      某些江湖另类门派,原始出处在郑证因小说中。
      1965年开始连载的《武林外史》,在“第一回 风雪漫中州”中古龙写道:

      “门派:十七岁投入少林门下为火工僧人,后因偷学武功被逐。二十岁人“十二连环坞”以能言善道得帮主“天南一剑”史松寿赏识,收为门下,”
       这是“快活王”的早期历史。

       而十二连环坞是郑证因代表作《鹰爪王》的一处重要地点(凤尾帮总舵)。
      万盛出了以套书挂名古龙“增删、续写”,书名正是《十二连环坞》,系从《鹰爪王》长篇中分拆。可能万盛清楚《鹰爪王》在古龙心目中的位置。

      但将“十二连环坞”写得有声有色,却是在七年后的1972年,古龙连载“陆小凤”系列。
      例如1974年的《幽灵山庄》,古龙在“第十二回 天雷行动”,创作了“十二连环坞的鹰眼老七”,总瓢把子鹰眼老七令“十二连环坞”添色不浅。古龙写道:

     “目光如鹰的,正是十二连环坞的总瓢把子‘鹰眼’老七。”
     “无论谁做了十二连环坞的总瓢把子,一个月中总难免要杀三五个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还能为十二连环坞设计了核心“鹰巢”。最早发现“幽灵山庄”阴谋,为了破除阴谋,古龙写道:
      “最原始的计划,就是他们四个人在‘鹰巢’中决定的。”

      古龙对“鹰巢”的继续发挥,是1974~1975连载的《隐形的人》,人如何隐形,是在“鹰巢”演绎的。

      原《鹰爪王》凤尾帮总舵的十二连环坞,有大量精彩描写,古龙一点都没采纳,完成是创新的撰写——例如“鹰巢”。
      已经从继承到焕新,再到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974年陆小凤系列的《幽灵山庄》,与总瓢把子鹰眼老七同样精彩的,是巴山顾道人。
      古龙写道:

      老刀把子双拳紧握,目光刀锋般从竹笠后瞪着表哥,厉声道:“你是巴山顾道人的徒弟,你一向认为自己武功很不错,你为什么如此不中用?”
      表哥握紧肩上的伤口,指缝间还有鲜血不停的涌出,额角上冷汗大如黄豆。

□□□□□□

      巴山顾道人的标志,是“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
      在《幽灵山庄》“第七回 同是天涯沦落人”,有文字:

  鲜血溅出来的时候,陆小凤才吐出口气,道:“这就是巴山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
  表哥道:“不错。”
  陆小凤道:“你就是巴山剑客惟一的衣钵传人顾飞云?”
  表哥道:“我就是。”
      陆小凤叹道:“巴山神剑,果然是好剑法。”

□□□□□□

    “第十二回 天雷行动”中

  老刀把子的声音停顿了很久,就好像暴风雨前那片刻静寂,又好像特地要让大家心里有个准备,好听那一声石破天惊的雷霆霹雳。
  “我们第一次要对付的有七个人。”他又停顿了一下,才说出这七个人的名字:“武当石雁、少林铁肩、丐帮王十袋、长江水上飞、雁荡高行空、巴山小顾道人,和十二连环坞的鹰眼老七。”

□□□□□□

     巴山小顾道人的地位,与武当石雁、少林铁肩是平行的,貌似比十二连环坞的鹰眼老七还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不仅十二连环坞来自郑证因小说,巴山顾道人以及“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也是。
       在郑证因小说《金刀访双煞》,“第一回 黑鱼峡盗党逞凶焰”中有文字

       巴山剑客摇摇头道:“你这种想法实是不当,我叫你连夫人子女及门下弟子同下西川,一来是为的免去两下牵缠,顾此失彼。并且请你那位夫人出来,也还是有用她之处。”
       方纪武蓦然道:“顾道长之意,可是为的令蜀山二友也来蹚蹚这片浑水吗?”
       巴山剑客微微一笑道:“这两位老朋友若不出山,那最厉害的敌人只凭我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还未必克制得了他。”
       方纪武听了这话,十分惊心,以巴山剑客这趟剑术,在武林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此时竟认为怕不是人家的对手,难道西川双煞竟能请出比顾道长还能高出一倍的人吗?

□□□□□□

       巴山剑客——顾道长——“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先声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金刀访双煞》“第三回 小悟真力斗火云僧”可得到巴山顾道人的全名:

      巴山剑客顾哀黎一边走着,听到卢奇这个话,怒形于色地呵斥道:“我不因为你一路随我十分辛苦,你这么无礼地问我,实在难容。我顾哀黎仗剑走江湖,什么厉害人物没会过?怎么竟会单单地对于一个西藏僧人这样惧怕起来?这飞龙大师虽则手段厉害?凭我掌中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也不至于对付不了他。

□□□□□□

      顾道人名为“顾哀黎”,哀伤黎民之痛苦,侠客也!
      “第四回 顾哀黎初访天龙寺”中有:

       追风仙猿侯元礼含笑说道:“顾道长不要这么客气,我们全在江湖上行道,志同道合。这种为害江湖的恶人,我们不论是否有什么牵缠,也不能容他横行下去。这飞龙大师有什么厉害的手段,我还不大详细。顾道长,你巴山派武功绝技已足领率西川一带侠义道中人
      “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竟会不能抵敌那飞龙僧,我倒有些不敢相信。这次我侯元礼既然适逢其会地遇上了这件事,也叫我见识见识这种藏边的异人。”

□□□□□□

    渲染了“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之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古龙在四十九手之前加了“七七”,郑证因小说《金刀访双煞》有没有“七七”呢?
       在《金刀访双煞》“第七回 顾哀黎单剑胜双环”中有文字:

        飞龙大师对于巴山剑客的青芒剑十分注意,他唯恐怕巴山剑客所持的是那种宝刃,能够切金断玉,自己掌中这对金环,就要成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这飞龙大师是一个多经多见的武林能手,他看出自己这对金环尚能应付。
       这时巴山剑客已经把掌中剑往面前一领,剑尖往上一穿,“朝天一炷香”式,举在自己胸前,左手却打着稽首,向飞龙大师说了声:“请赐招!”飞龙大师双环在他胸前一搭,也答了声:“道长赐教!”两下里立刻各把门户亮开。
      巴山剑客掌中剑剑身往身右侧一沉,左掌已经变成剑诀式,往起一抬指尖,正指到左眉梢,右脚点着乱石桩,左脚提起身躯,猛然往左一沉,斜身侧步式,可是左脚依然是悬空提着。这一亮式,已看出巴山剑客对于轻功造就上,实够了火候,就是在平地上能施展这种姿势,已经不是十年八年功夫所能练到,在这乱石桩上,居然能这么施展,飞龙大师也暗暗心惊,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巴山剑客成名多年,他的剑术尤其是自成一派,自己天龙寺也是独创一派的武术,今日在接天岭这倒是看着我这两派的功夫究竟如何了。
       飞龙大师掌中金环一分,双臂一展,身躯往右一斜,侧身向右盘旋。两下里是同时的动作,各自把身形走开,一个是玄门道长,一个是西藏高僧。

□□□□□□

       这种身形变换得真快,他这双环一到,巴山剑客掌中剑倏然地往回一坐腕子,剑身已经沉下去,身形也随着往下一矮,掌中剑竟自用了手“秋风扫落叶”,剑身往回下卷来,反卷着削飞龙大师的下盘。
   
      飞龙大师此时和方才动手不同了,他竟把一身所学完全地施展出来。这对金环是上下翻飞,巴山剑客掌中这口剑,也把四十年的功夫全运用上,以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来对付这对金环,这两下里一做最后的拼斗。

□□□□□□

      有!到此出现“七七四十九”。
      因此,古龙的“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首先是继承,完全一样。
      另外,顾道人的剑也有名,称“青芒剑”。

     (有没有联想到朱七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龙的陆小凤系列中,“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是总名词,但如真的要写出四十九手的每一手,可不容易。
      《金刀访双煞》上面可看到招式名称:“朝天一炷香”,但与“回风舞柳”有关的只有“秋风扫落叶”!
        郑证因也没能为“七七四十九”招式,创作出比较美妙的名字。
       港台作家中,就是江南柳比较雅致,在《金骷髅》中不厌其烦地设计了许多招数,有十招,尽量有十个不同的名字。

       陆小凤系列中,古龙则通过环境、主体心理变化等,使得“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非常飘逸,避免了勉强赋名、不得当反而成累赘的短处。
       陆小凤系列或者不用,或者用一个奇妙的名字,如“灵犀一指”。而“回风舞柳剑”本来就是个好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为“回风舞柳剑”赋予名称,可追溯到1962年创作《护花铃》时,该书已经用了“回风舞柳剑”此素材。
       在《护花铃》“第四回 危崖!危情!”有文字:

       龙飞双眉深皱,点了点头。
  王素素接口道:“她剑势若是向左上一挑,便是点苍派回风舞柳剑中的‘柳絮迎风’,她手腕向内一拧,便是峨嵋派朝凤剑中最厉害,可攻可守的一招‘孔雀开屏’!”

□□□□□□

       古龙在《护花铃》为“回风舞柳剑”之一招赋名为“柳絮迎风”。
       不过,主体不是巴山剑派,而是点苍派。

       古龙1964年连载的《浣花洗剑录》(又名《红尘白刃》),
       其“第七回 剑气映金波”中有:

       胡不愁得天独厚,更是瞧得目眩神迷。他乍看只觉紫衣侯这一招乃是点苍派镇山剑法的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中第一着“春风初动”,再一看又觉此招与青城剑派“青云赤霞剑”中一招“云霞幻生”有些相似,仔细一看,却又暗觉此招竟是河南洛阳李家庄不传之剑“天龙秘剑”中一招“龙舞九天”蜕变而出,瞬息间觉此招实是与武林“两仪剑法”中一招“太极初生”一般无异。

□□□□□□

        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还是属于点苍派。
        古龙在《浣花洗剑录》为“回风舞柳剑”之第一招赋名为“春风初动”。
        与“回风舞柳”,甚为匹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更早的1960年连载小说《残金缺玉》,“回风舞柳剑”之具体某招未赋名,但写出具体情节。
      《残金缺玉》“第一回 残金掌”中有:

       龙舌剑林佩奇说道:“孙兄到底在江湖的时日还短,连这武林中盛传的事都不知道。七十年前,残金毒掌与当年使剑第一名手潇湘剑客萧明比试剑术,潇湘剑客以“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赢得他半招,但也没能伤得了他,哪知此人却一怒,自行断去右手的拇、中二指,声言从此不再使剑,至于此人左臂之缺,据说是被东海三仙中的悟真子所断,但其中真相,却无人知道。

□□□□□□

     已经有了“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名称,但主人是潇湘剑客,潇湘离巴山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4-5 03:38 , Processed in 0.0333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