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yl0116012 于 2025-4-19 19:40 编辑
图片设了权限,也请分享的时候自己负责,图片有时代、地域局限性,纯粹做学术交流用。
先啰嗦一下钩沉的过程: 因为很有趣,不怕大家无聊,分享出来。
发现《贝壳》
贴资料时,很低调的helloworld666侠友询问是否有可以相助查找资料的地方,又看到在《台湾文学期刊目录数据库》确定有多篇古龙、耀华作品,于是发帖求助寻找资料。 特感谢helloworld666侠友,不辞辛苦,在图书馆查找到《贝壳》原刊并无私分享影印版,即1957年《自由青年》18卷8期的作品。
于是有幸看到了《贝壳》,这应该是此文首次面世,我在文后也写了简单的赏析,这篇作品的写作技巧非常妙。
helloworld666侠友找到该资料时,我们也说到古龙诗歌的资料: 1、邹郎回忆古龙1952年有《联合报》副刊新诗,这实际大概率是民国52年的笔误,该篇诗歌本站古龙旧闻已经有了 2、多条资料显示《蓝星周刊》也是古龙发表诗作的阵地,于是同样在台湾文学期刊目录数据库有一位诗人艾笛,艾笛在《公論報》1956年《藍星週刊》中的作品《速寫像——jimmy·小毛·小珠·平平·白白·披著黑髮的女孩·古龍·knigh·女神·沈冷和我》,似乎这里的古龙,未必是古龙。
凭借这条信息,helloworld666侠友再次找这份资料。 最初,《蓝星周刊》的电子版没有找到。实际上我之前找了一些《蓝星》资料,本以为如此著名的项目(特指文学领域),资料会很好找。结果,蓝星在公论报的数据库里经常没有扫入,而且流传很少,导致蓝星的分析,本身就成为一大学术淘金事业。
寻找艾笛 发现《古都残梦》
在获得《贝壳》后,本来极为兴奋,未对发现《蓝星》报希望。 结果发现贝壳里有只猫,叫“吉咪”,这只猫多数并非古龙养的,会凝视猫的眼睛,多数也不是专业养猫人士。 回想起艾笛在《速写像》的jimmy,莫不是“吉咪”? 于是我一顿查资料,把艾笛、古桥、张作丞的关系建立出来了。 哦,原来是尉天驄的同学啊。古龙去他的教室胡闹,被他打的轶闻中,也许古龙就是去找张作丞的?
到这里,著名的资料泥潭出现了,关于古龙的成功中学为什么只读了2年,我后面转帖另述。 我当时下载成功中学的各种校制资料、研究春季招生逻辑,然后下到了《成功青年》的全部校报,于是看到了耀华和张作丞的名字出现在《成功青年》校刊44期(网上现在也可以搜索到),两个人的两篇文章都orc在下面。
文章的相关时代因素造成的文字做了特殊处理,请大家理解。
于是再次有幸看到了《古都残梦》,同样是首次面世。尤其它和“北国南国”之间的关系。古龙说自己北国南国字数3万,也许这就是一个答案。
我开始以为文前文后“……”这种符号的应用可能是有前后篇章,但是我阅读过刊多了之后,发现当时很多这样标的,因此我也无法确定。 这时已经非常兴奋,希望找到资料的helloworld666侠友可以发出帖子,因为缘起他无私找到的资料。
发现《侧写像》 约翰尼斯堡的主人就是古龙
等待过程中仍旧是非常nice的helloworld666侠友反馈找到了那一期的《蓝星》pdf。pdf的诗歌,内容模糊,我当时觉得似乎没啥。 同时侠友也请我发出。之后我还是把诗歌相关的部分orc了,因为毕竟找到资料不容易。 orc过程中发现诗歌的符号贯穿非常精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只是无法辨认的文字太多,只能打上X,这个时候当然无从确认《侧写像》的古龙就是我们说的熊耀华。 但是诗歌当中的“约翰尼斯堡的主人”是谁?然后就是对这个典故进行了各种推理和查找。最后发现大概率是瑞芳镇金瓜石。
此詩說明3個重要信息: 1是時間:古龍1956年已在瑞芳鎮。 2是地點:古龍在瑞芳鎮的更細地區可能是金瓜石。 3按诗歌的意思来看,古龙是有伴了。相信这个暗示足够为年鉴做一个旁证了。
也请注意,这是推测,只能作为其他证据的旁证,当然有就比没有好。 致此为止,三份资料,带来新的文章和发现,真的是可喜可贺。 古龙在中学的资料也顺带找了很多,会单独做合集发出。再次感谢侠友帮忙找到资料。
————以下是文章——————
貝殼 熊耀華 ⋯⋯生命的浪潮退了,生之海灘上留下太多絢麗的貝殻⋯⋯ (一) 我沉重地關上窗子,將暮色和微風關在窗外,於是這小而溫暖的天地,就完全屬於我了。 門是常常鎖上的,因爲我是個寂寞的人,望着牆上那幅畢加索飛揚的畫,讀兩句泰戈爾哲理的詩,一張安樂椅,一杯苦茶,我將生命中太多的黃昏和晚上消磨在裡面。 今夜,窗外無星無月,一陣微風悄然走過,我覺得四週寂靜得可怕,於是我沉重地倒在牀上,靜靜地等待着夢神將我吞噬。 許多次的挫折和失敗之後,我失去了我的信心,於是我將我自己鎖在這扇寂寞的門裡,很久很久了,我没有勇氣去接觸世間的一切,我也忘去了一切,直至今夜。 門上有幾聲輕叩,旋開鎖,小貓吉咪自門侧溜了進來,一段不算太久的時間,我凝視着牠,我似乎從牠那淡黃色的眼中看到了什麽,於是我輕輕地抱起牠,放在我的膝上,我想——畢竟開始想了——我怎會如此愚昧,世間上殘酷的事雖然多,但温柔、可愛的却更多呀,爲何我竟會無知地拒絕呢? 於是我打開窗子,旋開門,走出去,外面並不如我想像中的塞冷,遠處的天邊現在開始有了微弱的星光,雖然微弱,但却給了我不可思議的希望,我貪婪地吸了一口淸冷而潮濕的空氣,我在想我自己鎖上很久的門現在終於開了——被一隻小而瘦弱的貓敲開的。 我笑了,深深地笑了,笑的聲音很大,沉寂了多年的領域,現在開始有了聲音⋯⋯ (二) 「人生是一簇叢林,裡面長滿了刺,我想唯一滅少痛苦的方法就是勇敢地穿過去。」——伏爾泰。 「一個人不是爲了活才生,而是爲了生才活。」——羅曼羅蘭。 哲人們對人生的看法雖各有不同,但却都是叫我們勇敢地活下去,不要厭倦生活,厭倦生活的人是因爲他們根本不瞭解生的意義,普式庚的詩裡,有一句最令人不能忘懐的是:『我勇往直前,一無恐懼。』雪萊也說:『我必須向前,直到我被阻擋時,但無事能阻擋我。』 這就是我們青年該有的人生觀。 (三) 你不愉快嗎,難受嗎?你說你經過了無數困苦,但却未享快樂,你永遠記得盧奥說的:「我如果曾消耗我的時間去畫黑暗,我就應該有權去畫黎明,」但何時是黎明呢?於是你頽廢了。 但,朋友,黎明是永遠躱在努力的後面,你愈頹廢,黎明也離你更遠。振作起來吧,黎明在等着你。 「忍受試探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經過試探之後,必得生之冠冕。」——新約,雅各。 (四) 不要對任何人說你沒有朋友,也不要對任何人說人們厭惡你,你該想你自己是否有過失。 你是否曾經在人們面前顯示你的聰明?假如有,那麼你錯了,你有沒有聽到過:「聰明人掩飾聰明,應該比笨人掩飾愚笨更努力。」 你是否喜歡高談闊論,喋喋不休,那麼你更錯了。言多者必敗,上帝為我們造了兩隻耳朵,一張嘴巴,是要我們寡言多聞。當然,學會沈默並不容易,尼采曾說過: 『和人們在一起生活是困難的,因為沉默很不容易。』 以誠待人,這是中國自古的交友之道,要謙虛,要誠懇,不要去懷疑別人,也不要讓別人懷疑你,記着T·F·牛頓的一句話:『人們之所以寂寞,是因為他們不去修橋,反而築牆,』不要忘記替你緊閉的心扉配上一把鎖匙,讓人們進入你的心裡,於是你有朋友了。 友誼,是世間唯一無刺的玫瑰。
——————以下是註釋——————
1) 這篇文章的自我絮語,在通篇閱讀後,請和標題《貝殼》關聯起來。小小的散文實際包含了這樣一個敘述主體特殊性的敘述詭計,讓文章不止於感悟,而有了清晰的虛實變換。 如果開篇就寫“我躺在河床上”表明貝殼的身份;抑或是在文章中點題“我的孤獨像一隻貝殼”那就都等而下了。作者採用了最高明的表現手法。 2) 據吳佳真《古龍小傳》:初中二年級時,古龍即以一篇翻譯文章投稿《自由青年》,賺得生平第一筆稿費;而正式以寫作拿稿費是在民國四十五年,十九歲時的一篇新文藝小說<從北國到南國>,發表在吳凱云主編的《晨光》雜誌上。大學肄業後,極具個性的他,不甘心於平順刻板的上班生活,因此開始寫小說、散文,以純文學作品、愛情主題為主,但創作名氣一直未能建立。
其中說的“寫小說、散文⋯⋯純文學作品”——本篇即屬於此,只是並非愛情主題 3)T·F·牛頓疑似為J·F牛頓的筆誤。Joseph Fort Newton,名言:People are lonely because they build walls instead of bridges 4) 文中提到的貓咪吉咪,和艾笛在《公論報》1956年《藍星週刊》中的作品《速寫像——jimmy·小毛·小珠·平平·白白·披著黑髮的女孩·古龍·knigh·女神·沈冷和我》中的jimmy是否有關?jimmy、小毛、古龍三個名字和古龍有關(古龍有一位妹妹叫熊小毛)。 這一位詩人艾笛,也名古橋,以古橋寫愛情短篇故事。 其在藍星先後刊發過《致小貓》、《雨·風·小貓及我》,則其必然是有貓的。 艾笛是古龍成功中學的同窗。 隱地年代五書的《回到90年代》中,有古橋(艾笛)介紹: 本名張作丞(一九三六──二零零七),原籍瀋陽市,生於北平,長於臺北。古橋出道甚早,就讀成功中學時,與尉天驄為同班同學,是詩人紀弦的學生,跟著紀弦寫詩,當時筆名艾迪,一九五三年就在《公論報》藍星詩頁寫詩,艾迪早期詩作極富浪漫氣息,後考上法商學院,僅讀一年,又轉到政戰學校九期新聞系,改筆名古橋,開始寫散文和小說,在《中央日報》副刊極有知名度,《聯合報》副刊亦時有作品刊出。 古橋曾任新中國出版社《國魂月刊》主編八年,曾與沈臨彬、王愷、隱地合出詩集《四重奏》(爾雅)。 因為1994年還在《聯合報副刊》發表詩歌,作者簡介如是說: 本文作者早在五十年代覃子豪主編「藍星詩頁」的上,就以「艾笛」之名發表新詩,另用「古橋」的筆名在中央副刊寫稿,後因專注於新中國出版社事業、主編「國魂」月刊,中輟創作二十餘年,近受其友隱地鼓舞,重拾詩筆。聯副樂見浪遊的人回歸文學的家。(編者) 艾笛和隱地在藍星時代即有唱和,和其他2位詩人一起出過詩集《四重奏》,啞弦作序。该序写得极好,若是研究中文的读者,可以搜索来看。
————第二篇文章————
古都殘夢 耀華 ⋯⋯雖然我不知我的腦海中究竟留得住多少的憶念 但我總是常常囘憶 用溫馨的囘憶來彌補現實給我的創傷⋯⋯ 今夜,寂寞的醇醪又像住常一樣的沉醉了我,但春天的風却似乎比昨天吹得更溫柔,我靜靜地坐着,靜靜地想着,誰說我離家的那一夜不比今夜更令人懷念! 噢!那的確是一段不太短的日子了,從我離别那古城無限的眷戀,而且我深信這眷戀將隨着時光的流轉直至永恆。 沿着古城走,在西面的城根那兒,你或者會看到一棟稍嫌大了點的房子,顯然地,它會給你一種陰森森的感覺,屋子前,對立着兩座石獅子,孤寂而頑强地佇立在北國冷冽的寒風裡,風雨的侵蝕,已使它倆變得比以前更灰白了,穿過石獅子,是一扇門,新漆的油漆並未能完全掩飾着它破舊而臃腫的身軀,隨着開門所發生的吱吱响聲,會使你聯想到那裡面是否正是演出着一幕因皇朝的沒落而產生的悲劇⋯⋯順着石砌的角道走,你可看到一座不知藴藏着幾許神話與傳話的佛像,默默地蹲踞在那過高的房椽上帶着些許嘲笑的意味,眼看着年復一年的日子從他脚底溜去,却不知不覺地讓那中華民國所特有的古老氣質揚溢在蓋着硫璃瓦的院牆之外,雖然這些都不足以使人感到太多的驕傲,但我却爲它保留了我生命中大半的情感,那也或者是我盲目的徧愛吧——對我生長於茲的故園。 生活在故園中的日子,確是安適而平靜的,但那時,幼雅而浮燥的我,並未對這平靜的生活寄以深切的厚愛,此刻,我的手握着筆,筆尖在移動,但我的心却因激動而跳躍着,我慚愧,得不到平靜,我懷念,懷念那每一個帶着紫羅蘭花香的日子。 晴期的黄昏,怕是我享受得最多的時候了,祖母帯着我企立在門外,西天的殘霞映着我和他老人家一双依偎着的影子,一隊來自遠方的駱駝,嘴邊吐着濃濃的白沫子,滿身沾染着塞外的風沙,駝負着已還黄昏的一抹斜陽,遲滯而緩慢,悄悄地從我家門口走過,這時我凝視着它,直至它們在搖曳的鈴聲中遠去,也許就是這一幅蒼凉的圖畫,使逝去的日子給我留下了一幅永生都不能磨滅的印象。 乾燥的古城也有下雨的時候,我記得有一次一連三天都落着暴雨,那些天,我終日呆坐在祖母燃着熊熊爐火的廂房裡,兩打着樹葉已脱落的枯枝,發出如怨如泣的聲音,哀哀的,彷佛是情人的哭,但我却更愛簷滴聲,那是雄壮的,有時竟滙成奔騰的急流,咆哮着從屋簷上流下⋯⋯時間的脚步就這樣緩緩地爬動着,由冬天而春天,過了一個哀愁淒婉的清明,又是一個鑼鼓喧天的春節,日子如同一篇清利的散交,輕輕地從人們眼底滑過,淡淡的,不帶一點烟火氣。 可是當火烟氣來的時候,却又突然的使人吃驚,战争的騷擾宛如一陣帶着血腥味的旋風,粉碎了我們美夢般的生活,也粉碎了我對未來生活的美梦,這时,父親遠在他郷我和母親這脆弱的一群,除了逃難之外還有什麽更好的方法來避免战争的蹂躪呢,於是我們出走了,那是在一個春天的晚上…… 往常熱閙的院子,那天夜裡却空洞得可怕,屋頂上的烟囱在冒着濃濃的黑烟,隨着春日的微風而梟了上升。我呆呆地望着這些,心中在想大概是我能看到的最後一次了,——「逃難」在我那時的心目中雖未引起太大的騒動,但速離終日嬉戲的家園而要去到一個未可知的地方,這打撃給我弱小心靈所留下的創痕,確是太深了些。 思潮逐漸摸糊,我忍着靈魂的創痛,在房中蜷伏着⋯⋯白天來了⋯⋯
成功之頌
張作丞 我高歌,我欣喜,我跳躍, 我為古老的學府而驕傲, 灰色的建築裡,有書聲繚繞, 有琴聲,也有活躍的奔跑⋯⋯ *** 一年有一年的期待 一日有一日的辛勞 遠遠靑山上大片蒼翠 象徵生命底綠色, 正不停的散播於陽光的一角, 多彩的日子卽將來到。 *** 善歌的朋友引吭高歌, 愛靜的人亦不妨輕輕微笑, 飛揚着的共同校訓—— 正如遠洋裡的萬丈波濤。 四十四年校慶作
————诗歌————
艾笛 《速寫像》節選
一、Jimmy
如夢之雙眼,如火之X(疑似唇), 我的夢在妳情火中燃燒, 不能自已,不可克制,不容否認的, 是妳的愛情,只用無言的笑為解答。
——若是写给猫吉咪的,则基于对柴郡之猫笑的想象(破折號後都是我自己的叨叨) 這個詩歌系列,意象運用完整,夢的符號、笑和沉默的符号、別離和失去的符號都很完整。 整个系列有很强的象征主义,因为那种克制和情绪表达的直白,既有商籁体的炼句,也有自己的一种浪漫意味,这是只有这个年纪写得出来的东西,类似青春的蒸馏。
古龙的作品,于浪子的身份表达后,也有同样的趣味。
六、披着黑髮的女孩 不要躲避他吧!他不是沉默的人 一切的高傲在笑的面前都是多余的 請留下妳的夢給他, 他願把他心愛的詩從夢中寄妳⋯⋯
——因後面一首就是古龍,也orc 出來,這首是佳构。
七、古龍 今天你還大聲訴說你的XX嗎? 也不必寫甚麼「我的夢去了」。 如今你是約翰尼斯堡的主人, 請牢記我吧!一个可憐的破灭者。
——約翰尼斯堡又名黃金之城,即是影射瑞芳镇金瓜石。 和ds進行複核的图也发在下面: 此詩說明3個重要信息: 1是時間:古龍1956年已在瑞芳鎮。 2是地點:古龍在瑞芳鎮的更細地區可能是金瓜石。 3是题材:暗示古龙有伴了。
贝壳 校刊44期-张作丞 校刊44期-古龙 ds解释为什么是“约翰内斯堡”
本文首发于古龙武侠论坛,欢迎大家就文字部分基于学术交流目的转载,不要商用,同时请注明其中《贝壳》和诗歌是helloworld666所发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