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8|回复: 0

不是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2 2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国维之死
(写于十多年前)
  

  一间大厅,一张大榻,一件短几,一壶茶,一缸酒,两个用青丝竹编成的枕头,以及两个人。
  一个是有经验也有智慧的老者,一个是求知欲非常强烈的少年。
  老者相貌清癯,颌下微须,少年英俊,挺拔。
  老者在喝茶,少年在饮酒。
  少年并不是海量,只不过他喝起酒来就好像老者在喝茶而已。

  少年问老者。
  “听说你要写一本书,一本叫作《词韵》的书?”
  老者微笑。
  “是的,不过不是我写,而是你写。”
  “我写?难道我要写一本叫作《词韵》的书?”
  “是的,是你写。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关健是──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你一向很有主见的。”
  “我不是畏难,”少年苦笑道,“比这难上十倍的事我也做过,……黑风林一战,力擒大盗谭虎──难道这不比拼凑一篇文章难多了?……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已。你知道,我一向不喜欢重复别人的。”

  老者看着少年,脸上露出欣赏的神色,他问道:
  “你曾经读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是的,我记得我用三天时间才掌握这本书的要点,……据说《人间词话》主张的‘境界说’是古典诗学理论的一个高峰──也许就是顶峰。”
  “是吗?那你的看法呢?”老者道:“你觉得王国维的理论究竟怎样?”
  少年沉吟。

      x    x    x

  姓名:王国维。
  男,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一个破落的“书香”家庭。
  1897年以前,在海宁家乡习举业,旧学,是时已完成国学基础,能批评俞樾(曲园)的《群经平议》。
  1898年进入上海《时务报》社工作,学西文,译西著,发表论欧洲历史,以及论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哲学的著作,新学功夫大成。
  这正是苕华初绽的时候,王国维思索之余,词兴勃发。
  1906年,二十九岁的他发表《人间词话甲稿》,次年又发表乙稿。
  ……治哲学,诗学,古史学,1911年东渡日本,1912年以后专治古史学……
  ……
  ……应废帝溥仪之召入“南书房”任行走,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
  ……

  这是一份厚厚卷宗当中的一页,这一页少年已看过不止一遍,这上面的内容已深深的印入他的脑海。  

      x    x    x   
        
  老者并不要求少年立即作出回答,他接着又问:“你知道,二十岁以前王国维在做些什么?”
  少年道:“那时他就象一般的读书人一样,想谋取科举上的光荣出生,所以,他在古老的典籍上面狠下了一番功夫,后来虽然屡试不中,但他的国学功底自是深厚。”
  老者道:“在他二十一岁那年,发生了什么事?”
  少年道:“1898年,王国维来到上海工作,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小伙子,家境贫困,但上进心很强,他要出人头地,并要为这灾难深重的国家尽微薄之力,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便去当时的东文化社补习英语。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对他的一生有至关重要影响的人,这个人就是罗振玉。”
  “罗振玉,罗振玉是什么人?”
  “罗振玉是一个靠经营学问起家的书刊古董商,东文化社就是他创办的。一个偶然机会,罗振玉看到王国维题在扇头上的一句诗:‘天下壮观君知否,黑海前头看大秦’,大为欣赏,于是决定对他进行培养和扶植──他确实这么做了,直到资助王国维赴日留学为止。”
  “这倒是一段佳话了……想不到,一个商人也有如此眼光,如此气魄!”
  “可是,这位商人只是为了能利用他而已……”
  “利用? 他难道就舍得花这么大的功夫?”
  “是的,这也许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商人。”
  “是吗?”
  “是的,他绝对精明,也绝对善于投机,他看透了王国维的本质,他的‘投资’很快就有了回报:王国维可以替他做任何一件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上官金虹和荆无命一样──罗振玉到哪儿,王国维便跟到哪儿,他几乎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甚至,他还让自己的儿子为罗振玉服务;后来罗振玉‘奉旨入值南斋’,王国维随之‘检理内府藏器’,但罗并不常去,他不在时,王国维就成了他安插在清宫的‘耳目’。”
  “罗振玉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要搞政治投机,──当时王国维已经很有声望,溥仪对吸引这样有名望的人士加盟一向很有兴趣,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得窥清宫所藏文物,──盗卖国宝,原本就是他的生财之路之一,作为一个研究古史学颇有心得的专家,他没让自己的专业知识白费。”
  “王国维就这么甘心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吗?──我是说,当王国维声望渐隆时,他还能容忍受人驱使的屈辱地位吗?”
  “他的确不能容忍,事实上在他四十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如此报答罗振玉已经足够偿还罗施于他的恩惠,于是他便离开罗到上海独自安排生活,愉快地研究学问。那一年,他第一次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王国维得到这样的机会,本可以做一些很有意思也很有趣的工作了,……悠闲度日,从容适意,再无困扰,”老者叹息,叹息中充满了羡慕,“一个人如果能这样度过一生,还有什么能够使他放弃这种享受呢?”
  “有的,”少年的回答很是肯定,“一年后,罗振玉从日本来到上海,匆忙主持了他的三女儿与王国维的大儿子结婚,王罗两家成了亲家,几年后,王国维便被罗振玉推荐到清室去了──他又回到了以前的依附地位。”
  “罗振玉确实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老者叹道,“用儿女之亲套住王国维,就不怕王不听他的话,不跟他走了。”        
  少年道:“罗振玉的手段还远不止此,事实上王国维的死也与他有莫大关系,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罗振玉在天津开书店,王的大儿子参与其事,可是因为经营不善大亏其本,罗竟因此大不满于王,罗氏之女也因而大归……这很伤了王国维的感情,也摧毁了他仅有的一点自尊。

  “所以,王国维就下定决心要同罗振玉决裂了?”
  “是的,只不过他采取的方式和一般人不同而已,”少年知道老者未必听懂自己意思,于是他接着又解释道,“他采取的方式是‘再见’。”
  “再见?”
  “是的,再见,再见的意思往往是──永远都不再见了。”
  老者叹息:“你说得很好,可我还是不懂。”
  少年道:“王国维自杀了,他投进了颐和圆昆明湖……他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他与罗振玉之间的恩恩怨怨──-彻底地结束。”
  老者叹道:“这也许不是最好的法子,但一定是最有效的法子……,不过我不懂的是他为什么一定要死?难道他就不可以拒绝罗振玉的要求?”

  少年沉默,过了很久才道:“王国维是一个君子,也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士为知己者死,他觉得自己必须报答罗振玉的知遇之恩。不过,也许他真正为之痛苦的并不是罗对他的颐指气使,他真正痛苦的是他那懦弱的个性,他必须时刻同自己的懦弱抗争,但最终他发现自己失败了,所以他只有死,──他的痛苦只有通过死才能得到解脱。”
  老者说道:“你对王国维好象理解得很深。”
  少年淡淡的说:“这种人的情感,我能理解。”
  老者看着他,眼中带着伤感,也带着微笑:“你最近理解的事情好象越来越多了。”
  少年也笑了笑,笑中也有伤感。

      x    x    x  

  又过了很久,老者才缓缓地说道:“我记得你好象说过,‘境界’说也有其不足之处,那么你一定是有自己的见解了,──这难道不可以作为你这本书的切入点吗?”
  少年的眼睛亮了起来。
  “是的,那是因为我发现‘境界’说有一个极大的缺陷,它无法对一篇作品作整体上的分析,所以王国维评词时喜欢‘摘句’,原因是这个句子能够给出一个鲜明的意象。”
  “‘摘句’,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的‘摘句’?”
  “是的,不只王国维喜欢这么做,他的前辈词评家也喜欢这么做……而我一向认为一首词是一个整体,所以应该以一种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它。”
  “那你是怎样进行分析的呢?”
  “我分析的方法是体验,联想和象征,我的理论就叫做‘韵律说’。”
  “体验?韵律?”
  “是的,‘韵律’指的是潜藏于作品中的和谐规律,包括听觉,视觉,情感,和直觉等各个方面;体验,就是指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当中,去体会这种韵律。”
  “你的理论有什么根据吗? 它的基础又是什么?”
  “有,有心理学上的根据,理论基础就是‘原型’的存在。”
  “原型?是不是荣格提出的原型?”
  “是的,不过不完全相同,在荣格那里,‘原型’和‘原始意象’是一个意思,在我这里则是两个不同的词,这两者都潜藏于人的无意识当中。原型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是韵律形成的根源,类似地,原始意象则对应于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或意象)。”
  “难道原型不是附着于原始意象的?或者说,原始意象的结构即是原型?”
  “是的,可以这么说,问题是,这两者究竟孰先孰后?”
  “那么,究竟孰先孰后呢?”
  少年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因为人类进化的时间太长了,对这么长的历史我却一无所知……也许,它们是同时产生的也未可知。”

  老者忽然笑道:“精采,精采!这是我曾经听你说过的最精采的想法。”
  少年也笑道:“但你好像早已知道我会说些什么了?否则你为何要我写这本名为《词韵》的书呢?”
  老者笑而不答。
  是不是因为他已经知道,少年可以写出这本属于他自己的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5-4 07:26 , Processed in 0.0610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