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7|回复: 3

[评论] 『仗剑天涯』 [评论]燕垒说剑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1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燕垒生
梁羽生公在2009年伊始仙逝,一时间悼念文字多了起来,武侠话题也少有地变得热门了些。不过说完也就完了,不厚道地想想,武侠下一次想要再让人关注,恐怕要等查良庸先生驭鹤西去时吧。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查先生松鹤之寿,晚年安康,比武侠让人关注更重要些。
    梁公的小说,还是二十多年前首次接触。那时的印像,就是平。平实,甚至流于板滞,不论故事还是人物,都显得波澜不惊,稳稳当当,即使是他有意要写得波诡云谲的《云海玉弓缘》也是如此。《云海》一书可谓光怪陆离,把体温降到冰点以下的修罗阴煞功,听得懂人话的毒蛇,火山,金毛狻,配角用的兵器也大多古古怪怪。可是读下来,却还是觉得一板一眼,平平实实。
    新武侠,公认梁公是开山鼻祖,八十年代初新武侠初次进入大陆也以梁羽生最早,当时不法书商甚至有把金庸古龙的书冒名为梁羽生的。后来被定性为金古梁,梁公退居第三,然而当温瑞安和黄易出现时,又有人称为金古温黄梁或金古黄温梁,只能敬陪末座,甚至有人说要将他开除出这名单。这些都是乡里小儿之见,不值一哂,但也让我感到费解。为什么近年来对梁公的评价越来越低?论开创性,梁公当仁不让。论文字,梁公亦是翘楚,他的笔记作品《笔不花笔记》蕴藉潇洒,上追明清,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得到主流文学界承认。求大可能不及金庸,求新可能不及古龙,但不论从哪一点来看,他都在温黄之上。温黄的评价虽然也在走下坡路,可梁公为什么也会如此?以至于临终前几乎被人忘却,要靠一逝以动天下了。就好比国学造诣,梁公是诸多武侠作家中公认的第一人,诗词联都可一读,金庸的《射雕》中郭靖黄蓉向一灯求医,过渔樵耕读四关,尽是沿袭前人笔记,初版《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解元身份也被革掉了,因为书中陈家洛的诗是歪诗,解元的诗怎么都不会写这么糟,因为金庸也知自己国学欠缺,强作解人反而贻笑大方,所以用了这个扬长避短的法子。可再怎么扬长,也不至于给人留下一个梁公国学不及金庸的概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武侠,是一种类型文学。所谓类型文学只是个好听的词汇,不好听点就是上不得台面的狗肉包子,面向的是下里巴人。普罗大众读《三国演义》津津有味,读名列前四史,文字高妙的《三国志》却味同嚼蜡,便是同一道理。梁公在雅俗之间的调和远没有金庸做得好,明明做的是一盆大杂烩,但他却硬要用各种上等料,如夫子般割不正不食,所以正面人物一个个正气凛然,不能有半点污垢。即使描写多角恋爱,也要发乎情而止乎礼义,楚留香那样的滥交是不可能的,张无忌这样的摇摆也是不可能的,甚至像杨过这样的逢场作戏他也无法容忍。水至清无鱼,这样的人物虽然都是道德楷模,但面目却显得模糊了,给人的印像自然不够深刻。
    然而,这只是一句后学小子旁观者清的妄言,梁公的小说中还是有很多给人留下深刻印像的人物。而且,早中期的练霓裳、金世遗,后期的杨炎,都不能归入那类配享太庙,够格吃冷猪肉的人物中去。可就算他这样写了,这一类人物还是显得拘谨费力,并不可喜。我评梁公的创作,是“淳雅圆熟”四字,其中“淳雅圆”三字都是褒意,但这个“熟”字却在褒贬之间,说得不好听点,梁公给自己的创作画了个无形中的熟套,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偶有越轨,也急着把人物拉回来。这样的创作,就形成了平实的效果,却也有了板滞的毛病。
    记得当年在大学里读完了金古的小说,实在没有书可看,便找些当时台湾其他名家的作品来读。不读还好,一读便觉生厌。偶尔有几部如司马翎、司马紫烟与卧龙生的作品尚有清新之气,其余大多陈词滥调,无法卒读。武侠原本是狗肉包子,可是这狗肉包子也要做得香美,武松过十字坡吃人肉包子,还要以包子馅里有“人小便处的毛”而发难,尽是些槽头肉,还带些淋巴毛发,岂不让人倒胃口?其间换换口味读一部梁公作品,便觉如有清泉汩汩而来。两相比较,一如天昏地暗,一则豁然开朗。
    梁公小说的“熟”字,最大的体现就在于重复。细节的重复,人物的重复,这些不必多说,也是见仁见智,谁也说服不了谁。过年这几年得了闲暇,把梁公三十五部小部做了一个数字上的统计。(《武林三绝》未见,故未计入)当初读梁公的小说,最深的印像就是梁公的打斗描写很多,却往往有重复之感,现在试取记忆中常常能见到几种招式来统计一下。当然,这几种招式都不是什么独门武功,像《射雕》中的降龙十八掌,《倚天》中的乾坤大挪移之类,都是主角的看家本领,全书出现次数极多,不能算成重复,我所统计的四种招式都是各门各派男女老幼通吃的大众化招式,计开“细腰巧翻云”、“大弯腰,斜插柳”、“凤点头”和“铁板桥”四招。拜科技发展之福,有了电子版,统计已不费吹灰之力,按梁公创作年代列表如下:
   细胸巧翻云 大弯腰斜插柳 凤点头 铁板桥 合计
  1 龙虎斗京华 1 2 0 4 7
  2 草莽龙蛇传 2 0 0 0 2
  3 塞外奇侠传 2 0 0 0 2
  4 七剑下天山 4 3 2 2 11
  5 江湖三女侠 1 0 5 0 6
  6 白发魔女传 1 0 1 1 3
  7 萍踪侠影录 2 1 3 1 7
  8 冰川天女传 0 1 4 1 6
  9 还剑奇情录 1 0 0 0 1
  10 散花女侠 3 0 4 1 8
  11 女帝奇英传 0 0 8 1 9
  12 联剑风云录 0 1 9 2 12
  13 云海玉弓缘 6 2 3 4 15
  14 冰魄寒光剑 1 0 1 0 2
  15 大唐游侠传 0 1 8 5 14
  16 冰河洗剑录 3 1 7 1 12
  17 龙凤宝钗缘 1 3 7 0 11
  18 狂侠天骄魔女 9 3 14 5 31
  19 风雷震九洲 0 3 6 1 10
  20 慧剑心魔 0 4 3 1 8
  21 飞凤潜龙 0 0 0 0 0
  22 侠骨丹心 2 2 9 1 14
  23 瀚海雄风 1 3 11 1 16
  24 鸣镝风云录 4 3 14 1 22
  25 游剑江湖 4 3 17 1 25
  26 风云雷电 7 4 11 0 22
  27 牧野流星 4 4 6 0 14
  28 广陵剑 3 3 8 2 16
  30 绝塞传烽录 3 0 4 0 7
  31 剑网尘丝 1 1 2 0 4
  32 弹指惊雷 2 1 2 2 7
  33 武林天骄 1 0 4 0 5
  34 幻剑灵旗 3 0 1 0 4
  35 武当一剑 2 1 1 0 4
  合计  73 48 175 34 330
    这四种招式中,以“凤点头”出现最多,而且基本上在“凤点头”前加上“霍地一个”四字,三十五部小说中合计出现175次。“细胸巧翻云”其次,共73次,“大弯腰斜插柳”48次,“铁板桥”34次。按照出现的次数分类,很明显是从1961年开笔的《联剑风云录》到1972年开笔,76年杀青的《广陵剑》期间,出现次数为最多,基本都在两位数。其中少有的几部不上两位数的作品中,《冰魄寒光剑》和《飞凤潜龙》篇幅都很短,只有篇幅较长的《慧剑心魔》出现次数较少。《冰魄寒光剑》全篇不过十万余字,就出现了两次,计五万多字一次,最多的《狂侠天骄魔女》,全篇136万字,出现31次,平均每四万多字出现一次。如果再深入统计,把分母换成打斗场次,那么这个比例将会高得惊人,基本上每五到六次打斗中就会出现这四招中的一招,真可谓千人一招。
    梁公用得最多的“凤点头”一招在《西游记》中出现过,见第二十回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场大战中,沙和尚“见钯来,使一个凤点头躲过”,梁公乃是袭用。《西游记》全篇七十余万字,“凤点头”仅此一见。其实这只是一个细节问题,“霍地一个凤点头”,换成“侧侧头”或者“急一转身”之类,全无妨碍,“细胸巧翻云”更是改成“一个空心斤斗”之类,前翻后翻左翻右翻侧手翻都行,不至于让人感到重复,也更有画面感,但梁公就是要如此用,说到底是文人积习。浸淫旧文学多了,便知旧诗人有个无一字无来历的讲究,一味独创并不是高手,更高一层的是每个字都要有祖宗十八代。这是行文习惯,可能梁公自己也未曾觉察到,也有可能是觉察到了而不能改。因为从出现次数分析,这四招出现最多的,偏生是梁公创作欲最盛,精力最强的中期。后期出现得少了,却鲜见佳作,收山作《武当一剑》更是公认的失败作品。所以他的重复并不是无词可用,而是代表着他的创作激情。激情褪去,即使有意识地改正自己行文上的毛病,依然于事无补。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文字功夫并不决定一部武侠小说的成败。古人说要做好诗,功夫在诗外,武侠的功夫也是在小说以外,直接一点就是想象力。梁公为人方正,想象力不免欠缺。他与倪匡可谓两个极端,倪匡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毫无顾忌,但文字粗糙。所以他的卫斯理系列到了后期想象力消褪时,就已不值一读,纯粹故弄玄虚,流于可笑了。
    梁公已矣,武侠的一个时代也早已落幕。但这份狗肉包子还得做下去,也依然会有人要品尝。对于后来人来说,梁公筚路褴缕,以启山林的功绩,永远值得我们勉怀,而他的每一步,不论是坚实的还是虚浮的,或者踏到了泥泞之中,都是我们追随和借鉴的目标。梁公已成古人,仅以此祝梁公冥福,更无余言。
  

[size=-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贴的一些回复:

一、作者燕垒生的回复:
1、梁羽生的文字当然好。但他不知变通,可以说写了那么多武侠,却并没有真正把握到武侠的脉门。好比他是一个专做高档菜的厨师,现在要他去食堂炒大锅菜,而他还一板一眼按照小灶的做法在做,出来的东西味道反而不见得好,模样也未必中看。所以他的武侠总有一种生硬之感,例如《武当一剑》最后突然冒出来的“自宫练剑”。金庸要比他圆通的多,上了大灶,就按大灶的做,当中又忙里偷闲地弄点小灶的花边菜,这样出来的菜,看起来好看,吃起来也上口。再说白了,就是金庸懂得扬长避短,梁羽生则硬来。
  2、金庸的国学当然也不算差,比古龙就要好得多,只是相对于梁羽生要差一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金庸最大的长处正是在于杂而博,梁羽生则专精国学,对于武侠来说,这其实也是个劣势。因为旧派武侠的人国学水准都不比梁差,梁对于武侠,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改良。白羽和朱贞木的小说,其实就已经和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相当接近,稍后台湾的诸葛青云,就有极其接近还珠的小说。
  说到诸葛青云,一直不太待见,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来读了他一部讲剑仙的,才知他能得名亦是良有以矣。不过他才是真正走错了路子,他是还珠私淑弟子,而且国学水平也还不错,走旧派那路子,再加点变化更能走通,结果硬要跟着梁羽生走,越走越差,小说大多不值一看。


    二、网友花樱宁的回复:
    楼主说了很多,但我觉得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
  梁羽生的文笔,武功这是他的软肋。
  梁羽生的诗词功底很深,但是他的小说文字太缺乏雕琢,这不知道是他白话文的问题?还是小说创作不严谨,常年疯狂连载,导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武侠小说的文字风格?
  梁羽生的武功很枯燥,这可能和他的武功不是很重视的原因。
  梁羽生的优势在于他的武侠试图表达一种真正诗意或者情感,而不是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武林傳奇。
  梁羽生小说中天山占有重要的地位,梁羽生也一直企图借用藏边回疆展示一种平淡的异域情怀,这点有些类似于沈从文,但梁羽生没有沈从文的出色文笔以及高卓的要求。
  梁羽生小说还重视挖掘深邃的情感,比如爱情的悲剧,像白发,云海,女帝等书,在平淡的叙述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金庸古龙都没有如此纯粹的悲剧感。所以梁的小说看起来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但却很难让人忘记其中的一些人和事。
   梁羽生的小说中有很多的东西欲言又止,很难知道他在想什么,其人已经驾鹤西游,这些都已经不太重要。
    梁书最大的遗憾在于,他在创作上没有把他的小说真正的写好,在三十年里几乎都是同时创作两部以上小说,梁羽生需要提高的地方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如文笔和武功,当然也许这是和他本人性格上缺乏变通有关。
  昔人已去,后事任人评说吧。
板滞这两个字用得好~~

  三、网友date9004的回复:
  怎么说呢,武侠小说虽说是小道,但要写得好其实也有它的规律,无论什么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巅峰,否则想法再好底子再厚,也是徒然,金庸的聪明其实就在这里吧~~
  其实这班人里面真正对武侠小说执着的恐怕也只有古龙一人吧,虽然他也有虎头蛇尾,滥竽充数的劣迹,但凡是用心去写的都会求新求变~~
  金庸是有讲故事的天赋,加上底子好,见识广,赶上时势,又懂得利用时间修改,总之这种人就是人精,只要肯去做,基本上没什么是真的做不好~~~
  梁羽生还是有点讲究"名士"派头,放不下虚架子,也就到不了超一流~~

四、网友刘云重3的评论:

刚读到网上燕垒生《说剑录》,有云:“国学造诣,梁公是诸多武侠作家中公认的第一人,诗词联都可一读,金庸的《射雕》中郭靖黄蓉向一灯求医,过渔樵耕读四关,尽是沿袭前人笔记,初版《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解元身份也被革掉了,因为书中陈家洛的诗是歪诗,解元的诗怎么都不会写这么糟,因为金庸也知自己国学欠缺,强作解人反而贻笑大方,所以用了这个扬长避短的法子。可再怎么扬长,也不至于给人留下一个梁公国学不及金庸的概念。”
  读讫此文,我终于明白了:有史以来,学问最大的中国人,是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他们四位。何以知之?他们的诗,写得最好!
  司马光老先生,就算拼了老命,也写不出秦少游那样妙趣天成的诗作,因此:秦观的学问,比司马光,高出太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呵呵。
  随意打个比方,不是说金庸的学问直追司马君实,好在:同时,说梁羽生的词,置入《淮海集》可以乱真,也是笑话。
  谀墓,对逝者不敬。鄙人实不想谀墓,不敢谀墓。因此,我只敢清心说实话,讲出我的真实看法:‘梁公旧学’(‘国学’一词,易引发歧义,故以‘旧学’代之),确实远“不及金庸”。
  诗词写作,不是‘旧学’(或‘国学’)的全部,连‘大部’也算不上。
  燕垒生道是“国学造诣,梁公是诸多武侠作家中公认的第一人”,“公认”?最起码已故胡河清先生断乎不会认同。胡河清看金庸:“他有着一个古老的名宦世家的血缘。他的情感体验,尤其具有一种饱经沧桑的家世感,‘接通’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处…… 和曹雪芹一样,金庸出身在一个破落的旧贵族家庭。他们都具有深远的家世感,从而从遗传密码和贵族生活方式中摄取了大量关于中国士大夫文化的隐蔽信息。同时‘破落’又使他们降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之中,领略到了民间情感生活的深广天地。” 
  胡河清的看法,深得我心,而其表达之精准,却非鄙人所堪达致,故长幅引录之。
  胡河清的论点,对金庸,适合。对高阳,适合。对梁羽生,不合适。
  2007年,我写过一篇《金庸国学,深浅几何?》,袭用‘国学’一词,现在看,不是很妥切。已经用了,也无意再改。那篇文字中的大的观点,今天仍不觉有修正必要,:
  “‘国学’不是记诵之学,也不是混饭吃的工具。除了葆有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对故国历史深怀温情,还要能‘化’。 对故国文史,金庸从不缺乏温情,更贵在能‘化’。金庸于‘文’能‘化’,具见他的小说。 金庸于‘史’能‘化’,具见他的《明报》社论。以《资治通鉴》为范,他对当世中外情势的把握、预测,令人惊叹。论对典籍的把握,金庸比陈寅恪王国维钱基博他们自然远为不及,但金庸对历史、现实的穿透力、预知性,并不逊色于陈钱。”
  金庸这些方面的优长,却不是梁羽生所能梦见的。
  要论对旧典籍的通透、对老传统的温情、对民族性的理解,“接通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处”,这些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小说家中,没有人比金庸、高阳达到更高的高度。

   五、网友红楼春外春的回复:

“‘国学’不是记诵之学,也不是混饭吃的工具。除了葆有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对故国历史深怀温情,还要能‘化’。 对故国文史,金庸从不缺乏温情,更贵在能‘化’。金庸于‘文’能‘化’,具见他的小说。 金庸于‘史’能‘化’,具见他的《明报》社论。以《资治通鉴》为范,【他对当世中外情势的把握、预测,令人惊叹。论对典籍的把握,金庸比陈寅恪王国维钱基博他们自然远为不及,但金庸对历史、现实的穿透力、预知性,并不逊色于陈钱。”】
  二、
  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三、
  深切悼念我国伟大的国学大师石勒先生逝世一千六百七十五年。
  四、
  谀墓且不可为,况谀生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1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以前转过,见子板名家说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4: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重复了,就麻烦删掉。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5-6 12:31 , Processed in 0.0935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