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鐧诲綍

鍙渶涓姝ワ紝蹇熷紑濮

查看: 6094|回复: 8

[分享] 武侠作家逸闻小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12: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捡拾杂书,辑录一些武侠作家的逸闻点滴,生色于武侠小说本身之外。抛离原文而经我转述,不免黯淡,但绝非杜撰,或许有些记忆错误或张冠李戴,口语叙来,不免白话连篇、添油加醋,阅读诸君请莫责我甚苛,所幸小小生活片断,本身趣味犹在。姑妄言之姑听之,是为小札。

(〇)逸闻

      据说香港作家高雄(笔名三苏)写作时,一只手拽着稿纸向上移动,另一只手握笔写作而笔不动,打字机一样;
      据说柳残阳初始是伏在子弹箱上写作的;
      据说倪匡烟瘾很大的时候,一边刷牙还一边吸烟,刷左边牙时把烟叼在嘴的右边,刷右边牙时把烟叼在嘴的左边;
      据说古龙写作前要先剪好指甲……
      据说的太多了,但越是据说的越是真实的,只有名人,才有据说。
      据说的这些我们常人眼中的怪癖,据说叫“逸闻”。
      我们要是也这样,据说叫“有毛病”。

(一)老诸葛

      高阳不曾涉足武侠,但与诸葛青云交情莫逆。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有古之“穿宅过屋,而妻子不避”的交情。一次,高阳到诸葛家去,诸葛老父——就是“老诸葛”吧,兴之所至,亲自下厨,烧了一道肉菜。高阳一吃,是炒牛肉。不过,感觉牛肉块有的软,有的硬,莫名其妙。老诸葛见能迷惑住高阳,不觉好笑,自揭谜底。原来稍硬的是牛肉,略软的却是羊肉。菜名是:牛肉烧羊肉。

                                        ——转述高阳《古今食事》

(二)熊掌

      诸葛与高阳都是老饕。有一次,诸葛青云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对生熊掌来找高阳。恰好高阳也没吃过熊掌。诸葛是兴致勃勃,高阳自然也是大喜过望。两人都憋着好好品尝品尝。可是不料想,诸葛不会做,高阳也看着这两个黑家伙发愣。两人无奈,只好是望“掌”兴叹!

                                          ——转述高阳《古今食事》

(三)吃饭

     这段和武侠作家关联不大,但稍有牵扯,也拉上。高阳是主角。
     高阳拉上诸葛以及别的朋友去一家开业不久的饭店吃饭。饭店的张老板和高阳认识,已经打好招呼了。一到饭店,高阳便和服务员说,叫你们张老板来。这位女服务员说,我们老板不姓张。高阳很奇怪,说你是新来的吧,怎么连你们老板姓啥都不知道。再问问大堂领班,领班也说不姓张;再问经理,经理也摇头。终于惊动了老板。老板出来一看,认识高阳。高阳心中纳闷,我不认识他呀,他也不是姓张的呀?诸葛打圆场说,不是就不是,是吃饭来的,又不是认亲,爱姓啥就姓啥吧。所幸饭菜倒还争气,给高阳挽回了面子。
      吃完出来,高阳还自己嘀咕,怎么这么好的饭店这么快就转让了?旁边饭店门口站着一人,看见高阳,大声招呼,我都等你半天了,你怎么才来?高阳抬头一看,哟!张老板。
      张老板站在自己家饭店门口,看见高阳从别人家饭店出来,心里很纳闷。高阳看见张老板跑到别人家饭店门口等自己,也很纳闷。
      高阳能够写活了胡雪岩,精明如许,还看不穿你一个区区张老板?转述者也很纳闷!
   
                                      ——转述《酒逢知己千杯少——高阳》

(四)燕青

      燕青不写武侠小说,但与许多武侠名家很熟稔。一次,看见一家书店卖一套司马紫烟写的武侠小说《浪子燕青》,与自己的名字相同,不禁心动,买回家去刻苦攻读。《浪子燕青》很长,近百万字,燕青耐着性子真的读完了。读完之后,给了三个字的评语“十分失望”。
      “十分失望”,是四个字!
      呵呵,谁说的三个字了?

                                      ——转述燕青的什么什么

(五)害怕

      金庸和倪匡的关系非常好,不一般。倪匡常到金庸家去。
      有一次,他看到金庸的客厅里放着一个茶杯,非常好,便拿起来把玩,爱不释手的样子。金庸告诉他这是古董,很值钱的。倪匡就开玩笑地试探说,送给我好不好?金庸当然不会很小气了,就说,好,你喜欢就拿去好了。倪匡很高兴。
      一会儿,金庸家里佣人来催吃饭,倪匡便把茶杯放在客厅里,和金庸去饭厅吃饭了。 饭吃完了,倪匡想回家,起身告辞,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茶杯了,便问金庸,茶杯哪去了? 金庸气定神闲,若无其事,面不更色地说,我又收起来了。把倪匡气得够呛,却也不好意思再讨要。
      过了一阵子,倪匡又到金庸家去,这回看到一本线装书不错,便又忍不住问金庸,这个送给我好不好?金庸和上次一样,说,你喜欢就拿去吧。
      倪匡一听,赶紧道谢,捧起书,开门就走。金庸一看,不解地问倪匡,你干什么去?快吃饭了。
      倪匡说,你们先吃,我先把书送回家,回来再吃。
      金庸大概想起茶杯之事,不禁大笑。

                                    ——转述香港作家韵事里的一段

(六)吃西瓜

      开始写小说的缘由有许多种,东方玉的有点另类。
      东方玉非常爱看武侠小说,台湾《新生报》刊载的武侠小说,东方玉一直很喜欢。可是,有一次,《新生报》刊载的小说,东方玉很不喜欢,心里想,这么差劲的小说怎么也刊载出来了?
      有一次,在一家戏院旁边,东方玉可巧遇到《新生报》的总经理和几位编辑在那儿吃西瓜。由于互相认识,他们就招呼东方玉一起来吃西瓜。东方玉吃西瓜闲谈时,就抱怨那个武侠小说,写得太差了。有个编辑大概是负责那版的,听了不舒服,就建议东方玉自己写一篇。私底下大概想,你写的还不如人家的呢。
      东方玉却给个棒槌就当“针”了,心想,也好呀,写就写。
      时年民国四十九年。公元一九六〇年。
      东方玉的第一部作品《纵鹤擒龙》就这样诞生了,洋洋百万余字。从此,开始了东方玉三十年的武侠小说创作生涯。

                                   ——转述自——想一想啊

(七)易容术

      看过东方玉的小说,都知道此君酷爱写“易容术”。他这么喜欢易容,和他自身的经历不无关系。
      据东方玉自己说,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彻底溃败,他从大陆逃出来时,看到共产党在火车上到处捉人,许多国民党被捉,有的化装成大商人、小商贩等也被捉。但是东方玉却西装革履,前面有帮扛皮箱的,后面还有随从,前呼后拥。共产党以为他是什么高级干部,不但不敢盘查,还毕恭毕敬。东方玉虽然没有从面容上改变,但是从着装上还是与众不同。他由此深信,易容或者换装,都能让对手一时产生错觉而不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写小说时,也就乐此不疲了。

                                       ——转述东方玉访问记

(八)笔名

      诸葛青云是笔名,原名张建新。叶洪生先生在《台湾武侠发展史》中说“有卧龙就有诸葛”。
      按照诸葛先生自己的说法,却是“其实我取笔名并没有什么原则,只要求响亮和口采而已。”“那时作家的笔名都蛮简单的,我认为复姓又好记又特殊,所以就用了诸葛二字。至于全名,大概是为了『有诸葛孔明之才、具平步青云之气』的口采吧!”
      和卧龙恰好对应,内在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在他之后,还有一些武侠作家用了复姓。估计有受了他影响的成分。比如:独孤红(李炳坤)、东方英(卢让泉 )、东方玉(陈瑜)、慕容美(王复古 )、上官鼎(刘兆玄三兄弟)、司马紫烟(张祖传)、令狐玄(王泽远,后用“高庸”)、宇文瑶玑(沙宜瑞)等。

                                     ——转述采访诸葛青云

(九)起名

      武侠大家的作品,一般对于书中的人物起名都很重视。既要不同凡响,又不能太另类。  
      诸葛青云对古龙的起名很推崇。曾经对古龙说过,你的文章结局怪、人物怪、剧情也怪。而你书中的真气也因为中西驳杂而被破了。可是你人物的命名倒是一绝,什么盗帅楚留香啦、小李飞刀啦,都很生动灵活的。  
      一个好的名字,确实能给人好的印象。
      古龙自己却好像不这么认为,他说:“我的名字叫古龙,难道我就是一条龙?名字是名字,人是人,完全是两回事,叫李聪明的人,也许偏是个笨蛋,叫赵美丽的人,也许丑得可以把人从半夜吓醒。”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名字,是倪匡的《雪里红》(不知原名是啥)快结束时才出场的一个小配角,女的,叫柳翠娃,名字一般,但有个外号不寻常,叫“佛也动心”。人有多么美多么媚就不用多说了,一个外号足以传神。抄一段书中描写:“东方白只觉得脑子中一阵阵迷糊,他心中在开始的时候,还在想着不对,自己绝不是好色的人,何以竟然会那样子。可是,他心中虽然那样想,他的手却已向那人的手背抚去。”
      “佛也动心”,和闽菜“佛跳墙”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是冯梦龙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故事原意正是柳翠勾引,让佛爷动心了。

                                ——转述采访诸葛青云、古龙的一些问题一些回答、雪里红

(十)模仿

      有“三剑一美”时,古龙尚未成名。
      慕容美第一篇武侠小说,叫《英雄泪》,主人公叫玄龙的,推到市场,是门哑炮,没打响。古龙成名后,写了一部《英雄无泪》,很精彩。大概和《英雄泪》没什么关系。慕容美后期作品《十八刀客》、《七星剑》等却是很有古龙风格。有报纸说,慕容美在模仿古龙。慕容美听了很生气,说,我写作时古龙尚未出道,怎么不说是古龙模仿我呢?

                                ——转述燕青写的慕容美

(十一)弄钱1

      知道古龙生平的人,都知道古龙花钱大。甚至有时钱就如水一般地泼出去了。
      花钱大,有个前提,是挣钱要多。手里要是没有钱,拿什么花?
      挣钱要多,就要有本事弄钱。
      古龙弄钱的本事非常大,花样也多。
      当时台湾的武侠书,是小薄册子,孔网的拍卖上就能见到许多的那种版本。一本三、四万字。古龙出道时,写了十多万字就找出版社。
      早期的古龙作品开篇是很吸引人的,出版社爱不释手。古龙提出,要先支付二十集的稿费,以便安心把后面的写完。出版社都是精明识货之士,自然依允。
      古龙拿到二十集的稿费,无影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出版社拿着这十几万字,印也不是,不印也不是。


                                        ——转述燕青《初见古龙》

(十二)弄钱2

      出版社吃亏了,上当一回两回,次数多了,古龙这招就失效了。古龙开始安心写作,那些虎头蛇尾的作品,有的自己续上,有的别人续上,时至今日,还在争论或探讨哪些是古龙亲笔,哪些是他人续写呢。
      既然不灵了,就再想办法。总之名头已经打响了。这回卖版权。
      出版社更乐于买版权,甚至买断版权。不料,又上了古龙的当。
      古龙的版权,谁拿钱来就卖谁。卖过了再卖。韦小宝是怎么卖郑克塽那些亲戚的了?就是这么卖的。不管死的活的,翻来覆去的卖。卖了一遍又一遍。
      先买到版权的很高兴,认定自己是正宗的了,真命天子啊。兴高采烈地挂出“王麻子”招牌,不料后面跟出来一堆“真王麻子”、“老王麻子”、“正宗王麻子”、“真正老王麻子”……个个保真。
      钱已经进了光棍的口袋,出版社是叫苦不迭。


                                               ——转述燕青《初见古龙》

(十三)弄钱3

      古龙是功成名就了,成了出版社的摇钱树,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出版社虽然也挣了钱,但接连吃亏和受到古龙的愚弄,也不肯善罢甘休。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不但自己找枪手续写古龙的小说,而且拿别人的作品冒印古龙的名。台湾本土大量伪冒古龙小说横空出世。
      不料此举又中了古龙的下怀。古龙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不是很介意。别人的——管他谁的,署我名,给我钱就行。两全其美,何必放着河水不洗船。
      大量古龙伪作的出现,和古龙的纵容有很大的关系。
      既然你不仁在前,就不能责怪人家不义在后了。
      他家的鸡在自家的窝里下蛋,白捡鸡蛋何乐而不为?古龙的收入自然又多了。
      古龙自己当过诸葛青云等人的枪手,后来又用司马紫烟等当自己的枪手。由衰而盛、盛极而衰一周期。古龙吃自己名誉的老本,说明了什么?只能是钱,让他顾不得后果了。


                                   ——转述燕青《初见古龙》

(十四)弄钱4

      古龙在出版上弄钱有一套。在写作上,也同样不逊色。
      新派武侠的开始,不仅仅表现在故事题材、表述故事方式上。行文的格式安排也开始讨巧了。
      行文简洁明快,是古龙小说特色之一。但落到稿纸上,却是一句话一段、几个字一段、三两行也是一段。叶的评价是“一举打破历来传统武侠小说的冗长描写。”
      这种“写意的手法”,落到出版社眼里,是要多支付稿费的。薛兴国的文章记载:
      “古龙写稿的稿费,是按稿纸来计算的,不管他在这一张二十乘二十五的稿纸上写了多少字,都要算五百字的稿费。因此,他喜欢用短句。”
      作品的篇幅无形中居然通过稿纸拉大了,稿费自然增加了,难道不是牟利的手段之一吗?


                                   ——转述薛兴国《狗尾续貂话古龙》

(十五)弄钱5

      金庸的书有修订版。古龙也修订。
      读过古龙《大旗英雄传》的大概都看过古龙的一篇和此作品有关的前言: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我为何改写《铁血大旗》。首发在汉麟出版的《大旗英雄传》新编本上。
      看到古龙也有修订版,粉丝们掏钱自然不遗余力。失望也在意料之中。
      因为正文一字没改,只把书名换了。
      大陆出版的也把这篇文章收录了,很容易看到。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的《大旗英雄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5月出版的《铁血大旗》都收录了。
      你能说这不是古龙弄钱的法子?
      从古龙创作的态度上来看,他有时间会写新作品,也绝不会去修订旧作品。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我为何改写《铁血大旗》

(十六)稿费
   
      大陆的古龙书籍我收集了一些。其中有两部的“出版前言”涉及了古龙的稿费问题。
      一部是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的《河洛一剑》(即《剑毒梅香》),开篇那些高屋建瓴的话就不重复了,只看最后一段:
      “我们所采用的版本是香港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海外版,在此谨向原出版单位致谢。作者的稿酬,一俟与作者的亲属取得联系,即行支付。”
      另一部是工人出版社1988年4月《江海英雄》(即《浣花洗剑录》),编者先给总结了一下全书主要内容提要,最后说:
      “本书稿费暂存本社,古龙先生的法定继承人可以随时前来提取。”
      古龙1985年过世了,这两部书的稿费古龙是花不到了。
      法定继承人领到了吗?


                                         ——两书出版前言

(十七)天山

      天山是梁公武侠的大本营。这篇访问记的作者(我不记得其名,是个女的)说,从酒店出来的时候(不知是吃完了还是到别处吃,也许和吃没关系,我记不清了),梁公俯身对她说,“你昨天问我,有没有去过天山,没有去过也可以写,其实,金庸也没有去过天山。”

                                          ——转述访问梁羽生

(十八)性

      这是2005年的,梁羽生先生在世时的一篇访问记。梁羽生说,“90岁的我看,19岁的我也看”,对文学,对历史,经典的,最新的,梁羽生都看。所以讲起来,真是古今中外。甚至2004年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半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也看过。不过,梁公表示“这么另类的文学能得奖,我年纪大了,关于性的,不去评论。”
    那么,梁公年纪不大的时候,评论过“性”吗?呵呵
    有谁看过请举手!


                                          ——转述访问梁羽生




发表于 2009-9-11 1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玉可巧遇到《新生报》的总经理和几位编辑在那儿吃西瓜。由于互相认识,他们就招呼东方玉一起来吃西瓜。东方玉吃西瓜闲谈时,就抱怨那个武侠小说,写得太差了。
鲈鱼脍 发表于 2009-9-11 12:20

且说古龙的《天涯.明月.刀》被《中国时报》腰斩,却换上东方玉之流的连载,古龙愤愤不平:“要换也要换部好点的作品嘛,东方玉的武侠小说,写的太差了,耻辱!”遂有“最大的挫折”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6: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这么不给人面子似乎少见啊,牵扯到自己的利益都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2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安石同学,这仅是我的杜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0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1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安石同学,这仅是我的杜撰而已。
凌妙颜 发表于 2009-9-11 21:37

怎么,怎么是杜撰?

俺的可都是有根据的啊——

俺差点把你说的这条编入其后

古龙当面说过成龙俺知道,说他的剧本是给狄龙演的,

你的这则——真是杜撰啊?感觉像是确有其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挺有意思的,继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7: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边城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21: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怎么是杜撰?

俺的可都是有根据的啊——

俺差点把你说的这条编入其后

古龙当面说过成龙俺知道,说他的剧本是给狄龙演的,

你的这则——真是杜撰啊?感觉像是确有其事啊
鲈鱼脍 发表于 2009-9-12 13:24
古龙的话是我的杜撰,别的倒都是真的。至于古龙当时是否说过类似的话,就不得而知了,估计至少他心里曾经想过,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1-24 07:10 , Processed in 0.0444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